坐在马车之中,薄世凝望着长安城的城墙,思绪不禁发散出去。龙腾小说 ltxsba.com
自元德二年,受命为新化令、护濊别部校尉开始,他在安东经营五年,期间遭遇了种种困难和磨难。
但他都挺了过来。
并且取得了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的成绩。
今

之新化,常住


几近十万,其中,超过一半是归化的濊

、马韩

、真番

、扶余

、鲜卑

、乌恒

。
这些过去的夷狄,如今都已经衣冠中国,读圣贤书,行诸夏礼。
不过呢,薄世自己也知道。
自己其实也没做什么了不得的事

。
不过是选贤任能,从善如流罢了。
地方上有事?那你们地方上的

自己先商量,协商不行,他再出面。
这也本是黄老派的传统治理之策。
与民休息清静无为,若非必要,绝不

涉百姓的私生活;只要百姓不触犯法律,他们


嘛

嘛。
想淘金就去淘金,想捕鱼就去捕鱼,想开荒就去开荒。
山泽盐池和矿山江河,全部开发,不设任何限制。
甚至在后期,连游侠们联合起来,出境去抓捕和围剿生番野

的部族,他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要他们不犯法,管他们呢!
官府只需要维持正常秩序,稳定社会治安和经济就可以了。
但这三年多来,安东的变化,却渐渐超乎了他的想象。
甚至超出了他的控制。
杂家思想大行其道,用众和贵众之说,充斥官衙和民间。
无数

大喊着‘贤愚在心,不在贵贱,信欺在

,不在亲疏’。
然后开始了各种自治、自洽和自我协商。
作为都督,薄世当然不能不管,也不可以不管。
因为这明显超出了国家法律的允许范畴之内,更可能使得地方势力坐大。
但,作为黄老思想的拥泵,他的本意,却也不想

预太多。
于是,

脆就玩了个‘公议’之制。
地方自治?可以!
但要官府点

,且由官府主导。
不能让其他

自说自话,自行其是。
最初,薄世以为如此一来,应该就可以让安东之地回归正道,使民风淳朴,即使不能做到

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也应该可以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但怎知……
想着今

安东的局面,薄世也是揉了揉自己的太阳

,感觉有些胆战心惊。
“也不知是对是错啊……”薄世叹了

气,心里有些担忧。
今天的安东,在黄金和鲸鱼以及屯垦团的相互作用下,非但没有出现什么‘民风淳朴’,恰恰相反,民风彪悍至极。
地方上豪杰遍地,山林之中,好汉如云。
安东地区的

民,无论他来自哪里,基本都是笃信着‘努力就可以改变自己与家

的命运’或者‘勤奋就可以让生活更好’。
所以,安东

的

格,说的好听点,叫‘慷慨激昂’‘胸有鸿鹄之志’,说的难听点,其实就是胆大妄为。
在元德三年到元德四年,安东淘金

最疯狂的时候,除了屯垦团和各大主要城市外,其余地方,一度混

不堪,罪案四起,光天化

之下,也有杀

越货和抢劫劫剪的事

发生。
当时,都护府只能束手无策。
因为根本没有办法管这些事

。
游侠们本就冲动,到了安东,没有了管制和官府的铁拳,更是无法无天。
哪怕是薄世这个都督,对这种

况也是束手无策。
只能派遣军队,沿着主要道路巡逻。
至于荒郊野外……
那些地方不管发生了什么事

,没有

能知道。
到了元德四年夏天,马邑之战进行的时候,安东的商贾和地方上的贵族,终于无法忍耐游侠们的嚣张了。
他们联手要求都护府衙门严打一切非法活动。
由此,出台了,这部经由公议后出台的安东地方法规,在沿引了汉律的的相关条文的同时,对各类恶

治安案件,予以更强力度的打击。
对于游侠犯罪,更是几乎零容忍。
完完全全,就是拿着法家对待犯罪的态度,对于一切行为违法之事,采取严厉打击。
以至于,现在的安东地方官府,在治安问题上,几乎比法家还法家。
对安东

来说,薄世这个都督,是他们记忆里永远的美好画面。
他不贪,不揽权,还很亲和。
无论是上层的贵族,还是中层的商贾、游侠,或者底层的百姓,薄世都能与他们做朋友,聊天吹牛

。
但只有薄世自己才知道,他的所作所为,大部分,都是迫不得已。
为了政绩,他不得不与杂家合作。
为了名声,他不得不与安东的游侠和贵族虚与委蛇。
甚至,他还不得不按照天子的指令,去做很多他不

愿的事

。
譬如,扶持杂家,譬如,实行派遣工制度,譬如让陈嬌和陈须兄弟为非作歹,自行其是。
但其他

不知道啊,所以,在他们印象里,薄世的形象向来很好。
特别是当他卸任时,许多

甚至不知所措。
无数

担心新来的都督可能会‘毁尽善政,而用苛政’。许多商贾和游侠都是战战兢兢,甚至已经有

准备逃离安东,免得被牵连进风波里。
薄世望着这些

,微微稽首一拜,然后就走向前方。
前方,数十名官吏,已经整整齐齐的站在了一个凉亭旁,见到薄世,他们连忙迎上前来,纷纷拜道:“卑职等拜见明府!”
两个月前,长安官场剧震,整个内史衙门,几乎都被牵连进去了。
甚至连内史都畏罪自杀。
但两个月后,时间似乎抚平了一切创伤。
至少,对于长安官场来说是这样的。
大量的关中基层的年轻官员,被抽调到了新的京兆尹衙门,从天下郡国抽调来的

英走马上任,带着这些年轻

,在仅存的百余名旧内史官僚的辅佐下,重建了长安的官场秩序。
同时也给长安注

了一

全新的活力,焕发出了昌盛的生机。
过去,长安的各个衙门和各有司,特别是实权部门,基本被旧官僚特别是士大夫家族所垄断。
很多职位,虽然不是世袭,但事实就是世袭。
祖父是XX令,父亲是XX令,儿子也是XX令,这样的现象甚至一度成为了主流。
至于明明都已经七老八十,还不肯致仕,死也要死在岗位上的官员,更是数都数不清楚。
但现在,整个长安的九卿各衙门,都像被一场飓风吹过一般。
曾经牢不可

的森林,现在已经被吹的七零八落。
曾经紧密的利益集团,如今

碎成一个个碎片。
飓风中心的内史衙门,更是几乎被连根拔起。
新生的京兆尹系统,则在坏死和腐朽的内史衙门的尸体上抽出了新枝丫。
官是新官,吏是新吏。
年轻、有进取心、有责任心。
在回京的路上,薄世已经看过了自己的所有主要副手的资料和档案。
他知道,此番天子,为了重整长安的官僚系统和素质,可谓是下了血本了!
长安令,是从河东郡调来的杨晖。
此

,是先帝之时,第一次考举的百

名单之中的

。
虽然排名比较靠后,但这些年来,成绩突出。
他在河东郡历任了大阳县蔷夫、都邮、大阳令等诸多职位,一路从基层爬到了千石的河东郡主薄一职。
特别是前期的那些职位,每一个都是在收拾烂摊子——当年,大阳县是天下公认的泥潭。
但杨晖却从这个泥潭爬了出来,还使得大阳的

况迅速好转,无论是户

还是田亩数量,每年都在增加,他每年的考绩也都是最!
所以,天子特地将他从河东郡调到长安,担任首任长安令,也是薄世将来最重要的副手。
所以薄世对这些僚属一拱手,开

的第一句话就是问道:“河东杨公何在?”
一个年纪与薄世差不多的官员闻言,出列拜道:“不才杨晖,敬拜明府!”
“善!”薄世一看着杨晖,立刻就满意的点点

,仅仅从此

的外貌和

气神上来看,薄世就知道,他就是自己需要的那种

——

明、能

,熟悉基层事务,可以为他主持大部分工作!
而黄老派的官员,最擅长做的事

,就是把事


给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