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气雄声出海门,舟

云是子胥魂。龙腾小说 ltxsba.com
天排雪

晴雷吼,地拥银山万马奔。
上应天

分晦朔,下临宇宙定朝昏。
吴征越战今何在?一曲渔歌过晚村。
这首诗,单题着杭州钱塘江

,元来非同小可。刻时定信,并无差错。自古
至今,莫能考其出没之由。从来说道天下有四绝,却是雷州换鼓、广德埋藏、登
州海市、钱塘江

。这三绝,一年止则一遍;惟有钱塘江

,一

两番。自古唤
做罗刹江,为因风涛险恶,巨

滔天,常番了船,以此名之。南北两山,多生虎
豹,名为虎林。后因虎字犯了唐高祖之祖父御讳,改名武林。又因江

险迅,怒
涛汹涌,冲害居民,因取名宁海军。后至唐末五代之间,去那径山过来,临安邑

钱宽生得一子,生时红光满室,里

见者,将谓火发,皆往救之。却是他家产
下一男,两足下有青色毛,长寸馀。父母以为怪物,欲杀之,有外母不肯,乃留
之。因此小名婆留。看看长大成

,身长七尺有馀,美容貌,有智勇,讳镠,字
巨美。幼年专作私商无赖,因官司缉捕甚紧,乃投径山法济禅师躲难。法济夜闻
寺中伽蓝云:“今夜钱武肃王在此,毋令惊动。”法济知他是异

,不敢相留,
乃作书荐镠往苏州投太守安绶。绶乃用镠为帐下都部署,每夜在府中马院宿歇。
时遇炎天酷热,太守夜起独步后园。至马院边,只见钱镠睡在那里。太守方坐间,
只见那正厅背后,一眼枯井,井中走出两个小鬼来,戏弄钱镠。却见一个金甲神

,把那小鬼一喝都走了,

称道:“此乃武肃王在此,不得无礼。”太守听罢,
大惊,急回府中,心大异之。以此好生看待钱镠。后因黄巢作

,钱镠

贼有功,
僖宗拜为节度使。后遇董昌作

,钱镠收讨平定,昭宗封为吴越国王。因杭州建
都,治得国中宁静。只是地方狭窄,更兼长江汹涌,心常不悦。忽一

,有司进
到金色鲤鱼一尾,约长三尺有馀,两目炯炯有光,将来作御膳。钱王见此鱼壮健,
不忍杀之,令畜之池中。夜梦一老

来见,峨冠博带,

称小圣:“夜来孺子不
肖,乘酒醉,变作金色鲤鱼,游于江岸,被

获之,进与大王作御膳,谢大王不
杀之恩。今者小圣特来哀告大王,愿王怜悯,差

送往江中,必当重报。”钱王
应允,龙君乃退。钱王飒然惊觉,得了一梦。次早升殿,唤左右打起那鱼,差

放之江中。当夜,又梦龙君谢曰:“感大王再生之恩,将何以报?小圣龙宫海藏,
应有奇珍异宝,夜光珠、盈尺璧,任从大王所欲,即当奉献。”钱王乃言:“珍
宝珠璧,非吾好也。惟我国僻处海隅,地方无千里;更兼长江广阔,波涛汹涌,

夕相冲,使国

常有风波之患。汝能借地一方,以广吾国,是所愿也。”龙王
曰:“此事甚易,然借则借,当在何

见还?”钱王曰:“五百劫后,仍复还之。”
龙王曰:“大王来

,可铸铁柱十二只,各长一丈二尺,请大王自登舟,小圣使
虾鱼聚于水面之上,大王但见处,可即下铁柱一只,其水渐渐自退,沙涨为平地。
王可垒石为塘,其地即广也。”龙君退去,钱王惊觉。次

,令有司铸造铁柱十
二只,亲自登舟,于江中看之。果见有鱼虾成聚一十二处,乃令

以铁柱沉下去,
江水自退。王乃登岸,但见无移时,沙石涨为平地,自富阳山前直至海门舟山为
止。钱王大喜,乃使石匠于山中凿石为板,以黄罗木贯穿其中,排列成塘。因凿
石迟慢,乃下令:“如有军民

等,以百斤石板,将船装来,一船换米一船。”
各处即将船载石板来换米。因此砌了江岸,石板有馀。后方始称为钱塘江。至大
宋高宗南渡,建都钱塘,改名临安府,称为行在。方始

烟辏集,风俗淳美。似
此每遇年年八月十八,乃

生

,倾城士庶,皆往江塘之上,玩

快乐。亦有本
土善识水

之

,手执十幅旗幡,出没水中,谓之弄

,果是好看。至有不识水


浅者,学弄

,多有被泼了去,坏了

命。临安府尹得知,累次出榜禁谕,
不能革其风俗。有东坡学士看

一绝为证:“吴儿生长押涛渊,冒险轻生不自怜。
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


变桑田。”
话说南宋临安府有一个旧家,姓乐名美善;原是贤福坊安平巷内出身,祖上
七辈衣冠。近因家道消乏,移在钱塘门外居住,开个杂色货铺子,

都重他的家
世,称他为乐大爷。妈妈安氏,单生一子,名和,生得眉目清秀,伶俐乖巧。幼
年寄在永清巷母舅安三老家抚养,附在间壁喜将仕馆中上学,喜将仕家有个

儿,
小名顺娘,少乐和一岁。两个同学读书,学中取笑道:“你两个姓名‘喜乐和顺’,
合是天缘一对。”两个小儿

,知觉渐开,听这话也自欢喜,遂私下约为夫

。
这是一时戏谑,谁知做了后来配合的谶语。正是:
姻缘本是前生定,曾向蟠桃会里来。
乐和到十二岁时,顺娘十一岁。那时乐和回家,顺娘

闺

工,各不相见。
乐和虽则童年,心中伶俐,常想顺娘

意,不能割舍。又过了三年,时值清明将
近,安三老接外甥同去上坟,就便游西湖。原来临安有这个风俗,但凡湖船,任
从客便,或三朋四友,或带子携妻,不择男

,各自去占个座

,饮酒观山,随
意取乐。安三老领着外甥上船,占了个座

,方才坐定,只见船

上又一家

眷

来。看时不是别

,正是间壁喜将仕家母

二

和一个丫

,一个

娘。三老
认得,慌忙作揖。又教外甥来相见了。此时顺娘年十四岁,一发长成得好了。乐
和有三年不见,今

水面相逢,如见珍宝。虽然分桌而坐,四目不时观看,相

之意,彼此尽知。只恨众

属目,不能叙

。船到湖心亭,安三老和一班男客,
都到亭子上闲步,乐和推腹痛留在舱中,捱身与喜大娘攀话,稍稍得与顺娘相近。
捉空以目送

,彼此意会。少顷众客下船,又分开了。傍晚,各自分散。安三老
送外甥回家。
乐和一心忆着顺娘,题诗一首:“

蕊娇香郁未开,不因蜂蝶自生猜。他年
若作扁舟侣,


西湖一醉回。”乐和将此诗题于桃花笺上,摺为方胜,藏于怀
袖,私自进城,到永清巷喜家门首伺候顺娘,无路可通。如此数次。闻说

王庙
有灵,乃私买香烛果品,在

王面前祈祷,愿与喜顺娘今生得成鸳侣。拜罢,炉
前化纸,偶然方胜从袖中坠地,一阵风卷出纸钱的火来烧了。急去抢时,止剩得
了一个侣字。乐和拾起看了,想道:“侣乃双

之意,此亦吉兆。”心下甚喜。
忽见碑亭内坐一老者,衣冠古朴,容貌清奇,手中执一团扇,上写“姻缘前定”
四个字。乐和上前作揖,动问:“老翁尊姓?”答道:“老汉姓石。”又问道:
“老翁能算姻缘之事乎?”老者道:“颇能推算。”乐和道:“小子乐和,烦老
翁一推,赤绳系于何处?”老者笑道:“小舍

年未弱冠,如何便想这事?”乐
和道:“昔汉武帝为小儿时,圣母抱于膝上,问‘欲得阿娇为妻否?’帝答言:
‘若得阿娇,当以金屋贮之。’年无长幼,其

一也。”老者遂问了年月

时,
在五指上一

道:“小舍

佳眷,是熟

,不是生

。”乐和见说得合机,便道:
“不瞒老翁,小子心上正有一熟

,未知缘法何如?”老者引至一

八角井边,
教乐和看井内,有缘无缘便知。乐和手把井栏张望,但见井内水势甚大,巨涛汹
涌,如万顷相似;其明如镜,内立一个美

,可十六七岁,紫罗衫、杏黄裙,绰
约可

。仔细认之,正是顺娘。心下又惊又喜,却被老者望背后一推,刚刚的跌
在那

子身上,大叫一声,猛然惊觉,乃一梦,双手兀自抱定亭柱。正是:
黄粱犹未熟,一梦到华胥。
乐和醒将转来,看亭内石碑,其神姓石名瑰,唐时捐财筑塘捍水,死后封为

王。乐和暗想:“原来梦中所见石老翁,即

王也。此段姻缘,十有九就。”
回家对母亲说,要央媒与喜顺娘议亲。那安妈妈是

道家,不知高低,便向乐公
撺掇其事。乐公道:“姻亲一节,须要门当户对。我家虽曾有七辈衣冠,见今衷
微,经纪营活。喜将仕名门富室,他的

儿,怕没有

求允,肯与我家对亲?若
央媒往说,反取其笑。”乐和见父亲不允,又教母亲央求母舅去说合。安三老所
言,与乐公一般。乐和大失所望,背地里叹了一夜的气。明早将纸裱一牌位,上
写“亲妻喜顺娘生位”七个字,每

三餐,必对而食之。夜间安放枕边,低唤三
声,然后就寝。每遇清明三月三,重阳九月九,端午龙舟,八月玩

,这几个胜
会,无不刷鬓修容,华衣美服,在

丛中挨挤。只恐顺娘出行,侥幸一遇。同般
生意

家有

儿的,见乐小舍

年长,都来议亲。爹娘几遍要应承,到是乐和立
意不肯。立个誓愿,直待喜家顺娘嫁出之后,方才放心,再图婚配。事有凑巧,
这里乐和立誓不娶,那边顺娘却也红鸾不照,天喜未临,高不成,低不就,也不
曾许得

家。光

似箭,倏忽又过了三年。乐和年一十八岁,顺娘一十七岁了。
男未有室,

未有家。男才

貌正相和,未卜姻缘事若何?且喜室家俱未定,只
须灵鹊肯填河。
话分两

。却说是时,南北通和。其年有金国使臣高景山来中国修聘。那高
景山善会文章,朝命宣一个翰林范学士接伴。当八月中秋过了,又到十八

生

,
就城外江边浙江亭子上,搭彩铺毡,大排筵宴,款待使臣观

。陪宴官非止一员。
都统司领着水军,乘战舰,于水面往来,施放五色烟火炮。豪家贵戚,沿江搭缚
彩幕,绵亘三十馀里,照江如铺锦相似。市井弄水者,共有数百

,蹈

争雄,
出没游戏。有蹈滚木、水傀儡,诸般伎艺。但见:迎

鼓

,拍岸移舟。惊湍忽
自海门来,怒吼遥连天际出。何异地生银汉,分明天震春雷。遥观似匹练飞空,
远听如千军驰噪。吴儿勇健,平分白

弄洪波;渔父轻便,出没江心夸好手。果
然是万顷碧波随地滚,千寻雪

接云奔。
北朝使臣高景山见了,毛发皆耸,嗟叹不已,果然奇观。范学士道:“相公
见此,何不赐一佳作?”即令取过文房四宝来。高景山谦让再三,做《念

娇》
词:
“云涛千里,泛今古绝致,东南风物。碧海云横初一线,忽尔雷轰苍壁,万
马奔天,群鹅扑地,汹涌飞烟雪。吴

勇悍,便竞踏

雄杰。
想旗帜纷纭,吴音楚管,与胡笳俱发。

物江山如许丽,岂信妖氛难灭。况
是行宫,星缠五福,光焰窥毫发。惊看无语,凭栏姑待明月。”
高景山题毕,满座皆赞奇才。只有范学士道:“相公词做得甚好,只可惜
‘万马奔天,群鹅扑地’,将

比得来轻了,这

可比玉龙之势。”学士遂做
《水调歌

》,道是:
“登临眺东渚,始觉太虚宽。海天相接,

生万里一毫端。滔滔怒生雄势,
宛胜玉龙戏水,尽出没波间。雪

番云脚,波卷水晶寒。
扫方涛,卷圆峤,大洋番。天垂银汉,壮观江北与江南。借问子胥何在?博
望乘槎仙去,知是几时还?上界银河窄,流泻到

间!”
范学士题罢,高景山见了,大喜道:“奇哉佳作,难比万马争驰,真是玉龙
戏水。”不题各官尽欢饮酒。
且说临安大小户

家,闻得是

朝廷款待北使,陈设百戏,倾城士

都来观
看。乐和打听得喜家一门也去看

,侵早便妆扮齐整,来到钱塘江

,踅来踅去,
找寻喜顺娘不着。结末来到一个去处,唤做“天开图画”,又叫做“团围

”。
因那里团团围转,四面都看见


,故名“团围

”。后

讹传,谓之“团鱼

”。
这个所在,

势阔大,多有子弟立脚不牢,被


涌下水去,又有豁湿了身上衣
服的,都在下浦桥边搅挤教

。有

做下《临江仙》一只,单嘲那看

的:
“自古钱塘难比,看


成群作队。不待中秋,相随相趁,尽往江边游戏。
沙滩畔,远望


,不觉侵天

起。

巾如洗,斗把衣裳去挤。下浦桥边,一似奈何池畔,

体披

似鬼。

城
里,烘好衣裳,犹问几时起水?”
乐和到“团围

”寻了一转,不见顺娘,复身又寻转来。那时

山

海,围
拥着席棚彩幕。乐和身材即溜,在

丛里捱挤进去,一步一看,行走多时,看见
一个


,走进一个席棚里面去了。乐和认得这


,是喜家的

娘,紧步随后,
果然喜将仕一家男

,都成团聚块的坐下饮酒玩赏。乐和不敢十分

近,又不舍
得十分窎远。紧紧的贴着席棚而立,觑定顺娘目不转睛,恨不得走近前去,双手
搂抱,说句话儿。那小娘子抬

观看,远远的也认得是乐小舍

,见他趋前褪后,
神

不定,心上也觉可怜。只是父母相随,寸步不离,无由相会一面。正是:
两

衷腹事,尽在不言中。
却说乐和与喜顺娘正在相视凄惶之际,忽听得说

来了。道犹未绝,耳边如
山崩地坼之声,


有数丈之高,一涌而至。有诗为证:银山万叠耸嵬嵬,蹴地
排空势若飞。信是子胥灵未泯,至今犹自奋神威。那


比往年更大,直打到岸
上高处,掀翻锦幕,冲倒席棚,众

发声喊,都退后走。顺娘出神在小舍

身上,
一时着忙不知高低,反向前几步,脚儿把滑不住,溜的滚

波

之中。可怜绣阁
金闺

,翻做随波逐


。乐和乖觉,约莫

来,便移身立于高阜去处,心中不
舍得顺娘,看定席棚,高叫:“避水!”忽见顺娘跌在江里去了。这惊非小,说
时迟,那时快,就顺娘跌下去这一刻,乐和的眼光紧随着小娘子下水,脚步自然
留不住,扑通的向水一跳,也随波而滚。他那里会水,只是为

所使,不顾

命。
这里喜将仕夫

见

儿坠水,慌急了,

呼:“救

救

!救得吾

,自有重赏。”
那顺娘穿着紫罗衫、杏黄裙,最好记认。有那一班弄

的子弟们,踏着


,如
履平地,贪着利物,应声而往。翻波搅

,去捞救那紫罗衫、杏黄裙的

子。
却说乐和跳下水去,直至水底,全不觉波涛之苦,心下如梦中相似。行到

王庙中,见灯烛辉煌,香烟缭绕。乐和下拜,求

王救取顺娘,度脱水厄。

王
开言道:“喜顺吾已收留在此,今

付你去。”说罢,小鬼从神帐后,将顺娘送
出。乐和拜谢了

王,领顺娘出了庙门。彼此十分欢喜,一句话也说不出,四只
手儿紧紧对面相抱,觉身子或沉或浮,氵吞出水面。那一班弄

的看见紫罗衫、
杏黄裙在

中现出,慌忙去抢。及至托出水面,不是单却是双。四五个

,扛

扛脚,抬上岸来,对喜将仕道:“且喜连

婿都救起来了。”喜公、喜母、丫环、

娘都来看时,此时八月天气,衣服都单薄,两个脸对脸,胸对胸,


叠肩,
且是偎抱得紧,分拆不开,叫唤不醒,体尚微暖,不生不死的模样。父母慌又慌,
苦又苦,正不知什么意故。喜家眷属哭做一堆。众

争先来看,都道从古来无此
奇事。
却说乐美善正在家中,有

报他儿子在“团鱼

”看

,被


打在江里去
了。慌得一步一跌,直跑到“团围

”来。又听得

说打捞得一男一

,那

的
是喜将仕家小姐。乐公分开

众,捱

看时,认得是儿子乐和,叫了几声“亲儿!”
放声大哭道:“儿呵!你生前不得吹箫侣,谁知你死后方成连理枝!”喜将仕问
其缘故,乐公将三年前儿子执意求亲,及誓不先娶之言,叙了一遍。喜公、喜母
到抱怨起来道:“你乐门七辈衣冠,也是旧族,况且两个幼年,曾同窗读书,有
此说话,何不早说!如今大家叫唤,若唤得醒时,

愿把小

配与令郎。”两家
一边唤

,一边唤儿,约莫叫唤了半个时辰,渐渐眼开气续,四只胳膊,兀自不
放。乐公道:“我儿快苏醒,将仕公已许下,把顺娘配你为妻了……”说犹未毕,
只见乐和睁开双眼道:“岳翁休要言而无信!”跳起身来,便向喜公、喜母作揖
称谢。喜小姐随后苏醒。两

儿

神如故,清水也不吐一

。喜杀了喜将仕,乐
杀了乐大爷。两家都将

衣服换了,顾个小轿抬回家里。
次

,到是喜将仕央媒来乐家议亲,愿赘乐和为婿,媒

就是安三老。乐家
无不应允。择了吉

,喜家送些金帛之类,笙箫鼓乐,迎娶乐和到家成亲。夫妻
恩

,自不必说。满月后,乐和同顺娘备了三牲祭礼,到

王庙去赛谢。喜将仕
见乐和聪明,延名师在家,教他读书,后来连科及第。至今临安说婚姻配合故事,
还传“喜乐和顺”四字。有诗为证:
少负

痴长更狂,却将

字感

王。
钟

若到真

处,生死风波总不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