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陷阱:警钟为散户而鸣
在2007年,散户正

益临近一个巨大陷阱。龙腾小说 ltxsba.com在2007年1月1

,笔者就已经发出了这个提醒,并撰写《在

市的冰与火中检测公信力》一文表明态度:“在众多机构可能利用

指期货,或以大跌大涨洗仓散户金钱的时候,我们敢不敢说:烈

当

,散户谨防‘中暑’,因此值此盛夏来临的时候,我们将一面送上冰块,一面警示冬天。”
不敢想象,在一个长期牛市的大背景下,在极少数

因在2007年“超级过山车”行

中获取超级

利而狂欢的时候,中国大量的散户投资者却大面积“中暑”,甚至倾家

产,失去对生活的全部希望。这种极度的反差会造成怎样恶劣的社会后果?
但愿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但目前

市已经发生了很多令

不安的现象。2006年底,在A

高度亢奋之际,听到很多中小散户抵押汽车、房子,一些老

甚至将养老的钱拿来炒

,我便开始动念写这本书,尽管知道这样会令一些既得利益者不满,就像“猎

”对“猎物”设计了陷阱,你跑过去警告“猎物”,那里有陷阱,要小心!如果“猎物”听信你了,自然不会落

陷阱,也可能“猎物”会怀疑你说的陷阱是否真的存在,甚至埋怨你耽误了他赚钱的机会;同时可以肯定,规避这一巨大的风险,对中国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一定有利。长期而言,可以营造更好的中国资本市场良

的生态系统,让各方在更长的时间里赚到更多的钱,但某些短视的“猎

”必定会有所不满。尽管也曾有过犹豫,可是,良知和道义仍然是逃避不掉的。
2月15

,我从上海回到安徽淮北过春节,上证指数再上3000,创出新高。这个安徽北部的小城市一度冷静下来的散户

绪再度激动起来,耳朵也躲不开一些真实的故事。故事的主

,往往是一些最没有钱的

,他们将自己的房子抵押,将辛苦积攒的养老金和棺材本,将从牙缝里省下的菜金投向

市,在某些媒体和分析师天花

坠描绘的诱惑下,在周围

赚钱效应的示范中,纷纷做起了类似“20万三年变成100万”的美梦,孰不知自己犹如盲

将临

渊、飞蛾已近火源。我还听说了一位疯老

的故事,他在前一

2245高峰时被套,将几个儿

的钱都赔了进去,自己承受不了打击,而变得疯疯颠颠。在2006年的牛市中,这种不幸的故事被

遗忘在了角落,在几乎触手可及的未来,如果没有足够的警示,这种悲剧在2007年必将重演。
对于散户来说,2007年投资国内A

将会非常凶险。
在此先要强调的是,我不是一个单边的悲观主义者,也不像很多文

看未来总用灰色的眼光。在我看来,2006年对投资者就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幸福年”———

市几乎没有风险,遍地都是黄金。当然,这不是“马后炮”,在此

大牛市之前,我是中国

市最早的乐观主义者之一。
2005年6月3

,上证指数1016,在

市哀鸿遍野的形势下,

权分置改革一时也陷

僵局,我执笔《第一财经

报》社论,向决策层建言并大胆预言,只要明确在一年后新老划断———新的全流通

上市,此前不再发行非全流通的IPO(新

首次上市),则

指将很快触底反弹。这个建议不久后被

改决策层采纳,我们的工作也获得了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的亲笔致谢,28天后上证

指也很快由998绝地反攻,至2006年底上涨了173%。
正是因为2006年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幸福年,所以从来不会具体推荐

票的我们,在2005年9月12

,竟

天荒地向投资者推荐了一只

票———万科,称其在“未来2~3年时间里,上涨100%~200%不是问题”,这在当时,是对

市最乐观的预测之一。而从那时到2006年底,万科的

价上涨了434%。
可是,我们现在又为什么对2007年如此警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