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已至此,相互埋怨毫无意义。更多小说 ltxsba.com在银行、利率汇率和

市三者越来越纠缠不清时,就越需要超凡的智慧与魄力,快刀斩

麻,否则这个“三角畸恋”会越纠缠越堕落。正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所说:

市并不是像有些

所说,再坏也不会坏到哪里去,要从货币传导机制的

迫

,要从银行改革资本金来源的紧迫

,要从社会安全网的必需

来看待。
逻辑已经非常清晰。中国经济的生死玄关是银行,而银行的生死玄关在

市。

市能否复活,实际上已经成为扭转中国经济乾坤的关键战役。

市能否真正复活,必定决定于大量社会公众资本的涌

。因中国国民经济增长强劲。因中国居民储蓄率很高,因国际剩余资本数以10万亿美元计,只要

市令中外公众信赖,未来10年中国

市规模增大5~10倍,指数提高3~5倍,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

指成长最快,发展速度最快的

市之一绝不是天方夜谭。倘能如此,中国的企业、银行、社保和货币政策都会受益匪浅,中国的改革由此将赢得巨大空间。
重塑公信必以制度为保障。制度奠基不外三足鼎立:一是必须同

同权,同

同酬,解决

权分置问题;二是解决上市公司效率低下问题,还上市公司主体责权,建立经营层的有效激励机制;三是严厉惩处大

东侵吞中小

民的利益的行为。
最艰巨的挑战当数

权分置。能否找到出路,要看各参与方是依赖中国古老的“麻将牌桌”———幕后

易,

流坐庄,推倒重来的路径,还是把

市变成一个现代商业的“谈判方桌”———公开博弈,市场妥协,制度锁定,而后同台竞技,各显其能,实现理

共赢。
由此来看,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屠光绍20

的讲话很有味道,在谈到

权分置问题时,他说,要以市场化的手段积极稳妥地解决;要保护公众

东的利益,标本兼治、远近结合、内外并重。这番话着实耐

寻味。
中国

市就这样在判决中国经济的命运,要么它成为阿喀琉斯之踵———巨神最脆弱的脚后跟;要么就成为达摩克利斯之剑———中国以它披荆斩棘,冲

转型中的道道险关。
在中国

市为“三月不知

味”而尴尬之时,指望中国经济不断冲上世界竞争力高峰是不现实的。那我们只有面对现实的

迫

,再造中国

市的竞争力。
2003年

市预测与印证
逃避

改,

市将“多败俱伤”,

指也将每况愈下
时间:2003年11月17

背景:当时,我作为《21世纪经济报道》分管财富版块的编委,为了能够解决中国

市的流通

和非流通

的

权割裂的制度

缺陷,多次献计献策,多次对市场参与者发出警告,希望各利益方能够遏制自己的贪婪,回归理

的妥协,找到共同的出路,但现实令我非常失望。于是,写了本

评论生涯中最

绪化的文章,在此请读者允许我就因当时的激动而给一些

士带来的不快表示歉意。
预测话语:一次次不断警告,却一次次无

在乎,我们就只能这样眼睁睁看着中国的庄家们一步步

近

渊,我们大声呼喊,他们充耳不闻,乃至想方设法堵我们的

,掩耳盗铃,自取灭亡;我们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中国

市危机一

趋

重、积重难返,一次次丧失改革良机,使改革可以腾挪的空间

益萎缩。
现实印证:那时,上证综合指数为1328.10,到2005年4月29


改试开始时,该指数已经下降到1159.15,降幅为12.91%。
预测评价:方向正确,但评论

绪化,气度和胸怀仍须历练,需要检讨。
原文照登:
1311:是集体

“愚蠢”,还是国民

宿命
当啤酒花黄色幻泡迸去,

市上证指数终于跌

1311大关(此1311已非彼1311,而是“注了水的猪”),笔者只能仰天长叹,悲痛莫名。
仰天长叹,不知是该痛斥“本土庄家派”集体

愚蠢,还是哀伤

市参与者的“国民

宿命”,难道他们真的要在贪婪和投机的驱使下,一意孤行,导致最后的“多败俱伤,同归于尽”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