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张绣也不知道刘晔这位大才居然在庐江,居然在刘勋手下做事。更多小说 ltxsba.com否则这趟只是杨弘带着周仓来庐江城行事。
三国演义上不是说曹

早在四年前,也就是公元192年(初平三年)在兖州招揽贤才的时候,刘晔已经被郭嘉推荐给了曹

的吗?
然后刘晔又推荐了满宠吕虔给曹

。而现在满宠和吕虔确实是在曹

手下任职,但为什么刘晔这个推荐

没在曹

手下呢?
张绣对刘晔生平不是十分了解,却清楚知道关于鬼才郭嘉的生平。毕竟郭嘉的才能,是张绣在三国里为数不多的惊羡不已的对象。
郭嘉也是去年冬天才当了曹

的谋士,那他怎么在四年前向曹

推荐刘晔的?
不过貌似郭嘉在当曹

的军师祭酒之前,赋闲了六年。那么,确实可以向当时才当了老板、求贤若渴的曹

推荐好友刘晔。
刘晔按杨弘的叙述,当时还在淮南成德老家。
因为刘晔当时做了一件震惊淮南的事

,所以杨弘记忆犹新。
刘晔摆鸿门宴,亲自手刃了当时淮南最大的豪强郑宝。本来是安排手下

做的,不过手下

临阵退缩,刘晔亲自上阵,

掉了郑宝。并收服了郑宝的几千

马。
而那个鸿门宴,就是刘晔借着曹

派来了使者的名义,引诱郑宝赴宴的。
那么这么说,这个使者就是郭嘉举荐了刘晔之后,曹

派来招揽刘晔的。
不过刘晔和郭嘉当时的感觉应该一样,都不是十分清楚才当了老板的曹

什么脾

。决定等一等,再看看曹老板

咋样,有前途没。
估计到后来看到曹

攻打徐州时屠城的“壮举”,这两

更是迟疑了。
举荐郭嘉的是荀彧,不过荀彧当时是从袁绍手下投奔曹

。见了新老板,见面礼就是卖了郭嘉。
但不料郭嘉当时也见过了袁绍,觉得天下

所公认的英雄其实名不副实,徒有虚名而已。加上自己还太年轻,才二十一岁。因此决定应该再等等看,便不应荀彧的举荐。
但同时也不好驳了自己同乡兼好友的面子,便又把好友刘晔推荐给曹

。
刘晔看

也是挺准的,但是对曹

没有过多的事迹可以评价,加上自己在淮南不便去兖州。于是和郭嘉保持了一致,我自己也不去应荐,还是推荐其他

应付一下吧。
于是满宠和吕虔便被刘晔推荐给曹

,这两个都是兖州

,自然乐于跟当时在兖州称雄的曹老板混。
推荐推荐,原来是推了关于自己的事,举荐他

。
努力理顺了这好几个

的关系脉络,张绣也是笑了一下,看来曹老板在前期也是混的并不是十分如意啊。至少并不像演义里说的刚出道就

才如云、光鲜无比。也是一步步积累的

才俊杰。
看来自己其实并不凄惨,至少到自己出道混的也不比曹老板在前期逊色多少。
听杨弘说,刘晔后来因为一些原因,在去年把数千部曲全部

给了刘勋。张绣便更是坚定了决心,亲自来庐江城一趟。
……
要听识世之论?
刘晔没有推辞,只是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指向后院:“如今三月初春,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刘晔请广武将军桃园品酒赏花。”
后园桃花灿烂,春光明媚,微风和煦。刘晔命下

搬来早就准备好的佳肴美酒,刘晔、张绣和杨弘三

坐在

亭内。
胡车儿、周仓和裴元绍对赏花没什么兴趣,所以三

本来打算在后园外边吃饭。
不过一听说是桃园,裴元绍、胡车儿和周仓不知道小声嘀咕商量了什么,三

便盘腿席地,坐在桃园中距离张绣三

很远的地方。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敢问先生如何看待如今这天下大势?”张绣先言道。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刘晔和杨弘听后都不禁细细品味。张绣这才想起,这是三国演义的开篇段。现在还没有这句话呢。
“想不到广武将军居然有此见地,原先只当广武将军武略超常,没想到这文韬还有待评价啊!”刘晔说道:“这合久必分,刘晔是懂得的,无非是汉室气数已尽!此天命也,非普通

力可改。”
张绣和杨弘却是瞪大了眼珠子。“汉室气数已尽”这话其他

嘴里说出来都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但关键这话从刘晔嘴里说了出来,这

质就不一样了。
因为这刘晔,乃是正宗的汉室宗亲,天下

皆知!他都说汉朝气数已尽,那还真的让

得细细考量一番。
刘晔对张绣和杨弘的反应是早就预料到了的:“说的好,这是天理循环,五运

替。说得不好,就是俗话里的风水

流转。大汉国祚将近四百年,已经是殊为不易了。”
“纵然现今不乏心怀汉室,匡扶大汉之

。但国运不可延,天命不可改。广武将军,你说呢?”
在别

看来刘晔这是有试探之意,毕竟刘晔作为汉室宗亲,心里难免有着匡扶汉室的志向。只是可能隐藏的很

,或者是等待一个有志匡扶汉室的主公。
但张绣知道,刘晔方才说的话都是心里话,他确实不看好大汉朝廷了,否侧,在真正历史上他怎么会效力于曹

?怎么会为曹魏王朝辅佐过两任皇帝?
所以张绣只沉吟了一下,便说道:“没错,历史总在前进。妄图维持现状,终将被历史的车

碾得

碎。只是这五运

替五德循环之说,张绣不敢苟同。”
刘晔忽然觉得耳目一新,历史的车

?
“将军但说无妨,刘晔从来不是那种冥顽不灵之

。”
“社会的方向总是在曲折中前进,就好像这桃树。刚种下的时候只是一个树苗,但却是一年比一年生长得茁壮。纵然风雨常有,害虫病灾亦有。但只要树不死,终究是要开枝散叶开花结果的。”
“朝代的兴替也是不可避免的。桃树一年发芽、长叶、开花、结果、成熟、叶落、凋零。来年又是这一番循环,生命不息,循环不止。”
“这就好比朝代兴亡,有兴起时的生机勃勃,也有发达时的不可一世,也有承平时的平平淡淡,也必定会有凋零时的风雨飘摇。而另一个朝代兴起这些又要重来一遍。只要一个民族还存在,这个国家政权

替的循环都不会停止。”
“唯一有别的是,朝代

替的时间不是一成不变的。就好像周朝维持这个循环用了八百年,而秦朝只维持了十五年。大汉,已经很不错了,四百年国祚,足以傲视夏商。”
“而五德

替之说,看似很有道理,反映了朝代兴替的必然,但其实只是各朝皇帝为了掩天下

耳目,以显示他们是正统的一个宣传手段而已。刘先生认为呢?”
刘晔

其

:“广武将军所说,正是我朝思夜想所想弄透彻明白的。今

听将军拨,倒是有茅塞顿开之感。”
接着刘晔不禁感叹道:“是啊,每每朝代兴替,天下必定大

。大

之后,然后就是大定。大汉由黄巾之

至今,各地是愈发的不服王化,割据称雄者比比皆是。这天下虽然还称作是大汉的天下,但实际已经没有一片土地是‘王土’。”
“汉室承平已久,朝纲早已不振,民心早已不复;门阀世家早成气候,士臣大吏心有别思。此时就算是光武帝再世,也未必能再给大汉朝廷续命。”
“只是先有大

才有大定。我刘晔并不恨天下称雄者,只恨不能早

发现明主,助其早

克定天下,救天下万民于水火。”
张绣这时却是对刘晔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刘晔可以说是是这个时代相当一部分大贤大能的一个典型代表。
这种

都是大智大能之

,心怀天下,却并不盲目择主。他们等待着时机,等待着和自己理念相同的主公,等待着一位有能力结束这

世的雄才伟主。
比如鬼才郭嘉,又比如卧龙诸葛、凤雏庞统,都是这种

。他们等待着属于自己的主公,等待着真正的

世雄主。
“那么先生认为,什么样的

算得上明主,算得上英雄?”张绣眼睛直视刘晔,他想知道自己内心

处一直想要的一个答案。
刘晔看了张绣一眼,他在张秀的眼睛中发现了一丝不同寻常,他虽然不知道那代表着什么,但他知道张绣现在很渴望知道自己的答案。
“请广武将军恕刘晔愚钝,这明主的标准,刘晔实在没有能力下一个定论。但刘晔却可以对将军说一说,如今这世上,那些

一定不是明主!”
“愿闻其详。”
“诸如益州刘璋、荆州刘表,虽然都是汉室宗亲,但只是守土之犬耳。一个懦弱无能,一个


之仁。”
“州公孙瓒、黑山张燕、雍州李傕郭汜、西凉马腾韩遂,还有徐州吕布,只偏武斗,轻视法度,不事生产,迟早败亡。”
“诸如汉中张鲁、豫章刘繇、辽东公孙度还有

州士家等辈,要么势小力微,要么胸无大志,要么偏安一隅,难成大事。”
“现今有实力兼有能力于问鼎者,只有四

。”
“其一,河北袁绍。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满天下,恩典泽遍中原。这相信将军征淮南的时候已经感受到了。一个小小守城校尉,便可以为报袁氏数十年前的恩,而使将军的擒王大计功亏一篑。”
“这还只是袁术而已,那么现今几乎全据河北的袁绍,手下文臣武将,其忠烈该又是什么程度呢?”
“方才是当今势力第一的袁绍。而第二位,虽然兵马不及袁绍,但兵强将勇却不逊于袁绍,其个

才

在刘晔看来更是胜于袁绍。且如今占有大义之名,坐拥兖、豫两州,实乃不可多得的当世雄主。”
“曹

曹孟德。”张绣替刘晔说出了这个

名,看来,刘晔也是认为曹

胜袁绍的几率大。
“然也,”刘晔了一下

,继续说道:“曹孟德雄踞中原腹地,兵

将勇,良臣勇将满帐。对内修法度,揽贤才,重生产;对外夺地中原,争雄天下。虽然有四战之地的风险,但周围一应诸侯,除了袁绍,都无甚威胁。这迟早是要称雄中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