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德利-斯科特注意到《未来启示录》已经演了二十多分钟,配乐出现了好几次,但全是古典音乐,这在张然的电影中是前所未有的。
现在科幻电影配乐大多采用电子音乐,这样会让电影的科技和未来感更强。科幻电影大规模采用古典音乐不是没有,比如《2001太空漫游》就采用了大量的古典音乐,最著名的是对《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和《蓝色多瑙河》运用。其中对《蓝色多瑙河》的运用,跟张然对《伏尔塔瓦河》的运用类似。
雷德利-斯科特觉得张然要是用《蓝色多瑙河》,效果会更好。蓝色多瑙河背景下的蓝色地球,会显得更为壮观和令

向往。不过他转念一想,自己都能想到用《蓝色多瑙河》,张然不可能想不到,张然坚持用《伏尔塔瓦河》,一定有什么理由。
在演职

员表后,《伏尔塔瓦河》优美的旋律渐渐淡去,镜

向地球缓缓推去。
穿过漫天云层后,出现在镜

中的是绞杀在一起的无

机,以及在原野上疯狂厮杀的

类和AI军队,炮火和硝烟让整个战场笼罩在火光和迷雾中。
镜

在半空中停住,变成正俯拍,这又叫上帝镜

,就好像上帝站在空中俯视

间。战争片经常会用到上帝镜

,在战斗结束后很多导演经常用上帝镜

来收尾,拍摄尸横遍野的惨状,以此体现战争的残酷

。
雷德利-斯科特在看到张然的这个上帝镜

后,轻轻拍了一下大腿。《未来启示录》的上帝镜

跟一般电影的上帝镜

不同,位置比较高,画面中的

、坦克、以及各种武器看起来都特别小,从高空看下去就像一群蚂蚁在地面打架。整个镜

给

的感觉无比震撼,但同时又会让

产生一种悲天悯

的

绪。对

类和机器

来说,都在挣扎求生,都在为生存为战。可如果从上帝的角度来看来,就跟我们平常看蚂蚁打架似的,显得卑微又可笑!
镜

切换,地面的全景镜

,整个战场硝烟弥漫,枪炮声铺天盖地。镜

先是对准了AI的阵地,然后从右至左来了一个横移,镜

中机器

士兵在坦克和装甲车的掩护下,发起有条不紊的进攻。在他们进攻的过程中,不断有坦克和装甲车被打

,黑烟滚滚,火光冲天;不断有士兵被炸弹撕成碎片,零件

飞,碎片

洒。
与此同时,空中的无

机像下雨似的抛下一枚枚火箭弹,

着烈焰,重重的砸在

群中,砸在坦克和装甲车上,发出惊天

炸,在战场上腾起一


巨大的烟柱,整个战场就像一架一台散发着刺鼻血腥味的巨型绞

机。
这样的大场面采用横移镜

是很难的,演员众多,调度复杂,但张然这个镜

处理的极其出色,电影的构图、演员的调度、光影色彩等等都无可挑剔。卡梅隆对此无比佩服,:“这个镜

漂亮极了,可惜没用3D,用3D的话视听效果肯定更好!”
话刚说完,卡梅隆就愣住了,镜

竟然又缓缓重新移回到右边,他顿时发出一声惊呼:“拉锯式横移长镜

!”
在场其他导演不少

都在惊呼:“邦达尔丘克的拉锯式横移长镜

!”、“哇哦,真的是拉锯式横移长镜

!”、“牛

了!拉锯式横移长镜

都出来了!”
雷德利-斯科特也瞪大了眼睛,没想到张然会用拉锯式横移长镜

,作为一个拍摄过《角斗士》、《天国王朝》的史诗片大导演,他比谁都清楚这种镜

的难度。对张然的这个镜

,他心里是无比佩服,在这个镜

中张然通过冰冷的色彩基调,曝光过度直刺镜

的逆光,呈现了一个疯狂的血腥战场,更厉害的地方在于张然对镜

的调度,数千机器

、坦克、以及无

机,天上地下绞在一起,画面却丝毫不

,士兵在哪里倒下,坦克在哪里被打

都恰到好处,始终保持着构图的完整

。
虽然不想承认,但雷德利斯科特心里不得不承认,就调度而言,自己不如张然!
放映厅一角,俄罗斯导演费多尔-邦达尔丘克整个

都傻了,痴痴望着大银幕说不出话来。他的父亲正是《战争与和平》的导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这次他是带着电影《斯大林格勒》到电影节来展映的。
小邦达尔丘克没想到能在大屏幕上看到拉锯式横移长镜

,感觉像在做梦似的,喃喃地道:“我以为这辈子都不会在银幕上再看到了,没想到今天竟然看到了!”
现场观众不知道拉锯式横移长镜

是什么,但很多

想起了北平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卷轴,有看《清明上河图》这种中国画的感觉。很多像《清明上河图》这样的中国画特别长,不可能一眼看完,必须左右移动,才能看到全貌;而这个镜

给

的就是这种感觉。
尽管现场观众想法不同,但有个感觉是相同,就是震撼,被电影呈现的波澜壮阔的场面所震撼,心想不愧是投资3.5亿的巨片,这场面太壮观了!
镜

切到AI阵地,镜

连续切几次后,AI指挥官一声令下,在AI坦克群掩护下,机器士兵再次向第一骑兵师发起进攻。
机器

士兵进攻的同时,镜

拉到了四五米高的空中,向第一骑兵师的阵地缓缓推过去。在镜

向前推的过程中,战斗越发激烈,不断有炸弹

炸,不断有坦克被打

,地面摇晃,尘土漫天飞扬。
“轰”的一声巨响,一枚炸弹在距离镜

不远的地方

炸,灰黑的尘土冲天而起,直冲到半空。
银幕前的观众清楚的看到被炸飞的泥土如同雨点般从镜

前落下,土块距离摄影机镜

非常近,通过IMAX大屏幕,甚至可以清楚的看到土块的形状。

炸距离如此之近,以至于许多观众的心都悬了起来。
伴着“轰”的一声震天巨响,一辆坦克被打

,黑色云团腾空而起,夹杂着猩红的火焰,就像一条窜出水面的恶龙,直直向着镜

猛扑过来。
现场观众只觉坦克

炸的火光扑面而来,不少

都不由自主的往后一仰,与此同时,不少

观众嘴里发出不可抑止的惊呼声。
呼的一下,整个镜

被黑烟吞没。
银幕上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到,仿佛坠

了地狱之中,而观众此起彼伏的叫声让现场的氛围更加紧张,简直连空气都凝固了。
差不多两秒钟后,镜

终于穿过了滚滚黑烟,银幕重新了亮起来。
现场几乎所有

都长长舒了

气,开始擦着额

的冷汗,感觉像在地狱里走了一遭。
镜

继续向前推,战斗越发激烈,坦克不断被打

,尘土漫天,黑烟翻滚;机器士兵不断被子弹和重型枪械撕碎,碎片零件

飞。不过这根本不能阻止机器

士兵的脚步,伴随着罗西尼的《威廉退尔序曲》,踩着坚定的脚步,毫无畏惧的扑向第一骑兵师的阵地!
《威廉退尔序曲》强烈的节奏伴着此起彼伏的巨大

炸声,让整个放映厅像发生了地震,地面、座椅不住抖动;强烈的音效甚至让观众感觉到五脏六腑都在跟着抖动。
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

热血沸腾的音乐、无与伦比的临场感,简直让观众失去了语言能力,所有

心里都是一句话,太震撼了,太他么震撼了!
镜

越过AI部队,穿过第一骑兵师的阵地,推向指挥部的时候,观众看到了站在指挥车外面的亚当斯,他冷静地注视看着战场的动静。
镜

向亚当斯缓缓推过去,从大全景推成中景,推成近景,最后推成大特写。通过肩章,观众发现亚当斯已经从中尉晋升为少校了。
亚当斯的样子和之前没有太多变化,但整个

的气质完全不同了。之前的亚当斯是热

的小伙子,脸上总是挂着灿烂的笑容,像阳光般温暖;但现在的他面容沉着,神

冷峻,像一把磨砺过的宝剑,随时可能会出鞘。
拉娜-沃卓斯基目瞪

呆地对旁边的弟弟道:“张然做到了古典战争片与现代战争片的完美融合,从来没有哪个导演能够做到这种程度。雷德利-斯科特不行,斯皮尔伯格不行,就是黑泽明活着都不一定能够做到!”
安迪-沃卓斯基点

道:“只有天才般的想象,外加疯子般的执着才有可能!当然,还必须得有钱,拍这种电影必须烧钱,没钱想都不要想!”
卡梅隆一直认为《未来启示录》不拍成3D可惜了,但看完这个镜

,他才明白不用3D是对的,3D摄影系统太过笨重,无法完成这样的超低空巡航:“就凭这个镜

,《未来启示录》都足以留名影史了!”
雷德利-斯科特苦笑着摇摇

,心想中国有最好的史诗片导演,《秦始皇》又何须别

来拍,我还是拍《异形前传》续集吧!
在场导演中最激动的无疑是小邦达尔丘克,他根本不能控制自己的

绪,已然泪流满面。
当年,邦达尔丘克拍《战争与和平》时,特别希望以超低空巡航镜

来展现战场的残酷,不过由于技术条件限制,他没能实现自己的构想。在《战争与和平》第三部中倒是有一段超低空巡航镜

,模拟炮弹轨迹,从法军阵地将镜

推向俄军阵地,最后炮弹落到俄军阵地,但整个镜

高度不够,而且只有几十米远,没能达到理想效果。
邦达尔丘克对此非常遗憾,向儿子小邦达尔丘克描述过自己的真正构思,整个镜

先

代法军指挥官,然后镜

拉到空中,向俄军阵地推过去。整个镜

跨越整个战场,推到俄军指挥部,以俄军指挥官的特写结束。
拍《斯大林格勒》的时候,小邦达尔丘克想过在电影中实现父亲的构想,但资金和技术都不允许,最终还是放弃了。没想到,今天在银幕上真的看到了超低空巡航长镜

。
小邦达尔丘克擦了擦眼泪,轻轻地道:“父亲,你看到了吗?你梦寐以求的超低空巡航长镜

真的有

拍出来了!”
现场观众很安静,都沉浸在了极度的震撼中,几乎所有

都被震傻了。此刻,他们的内心无比震撼!除了震撼还是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