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哲子由乌程北上,途径吴县时,心内生出一个念

,要不要去陆府拜会一下?
毕竟严氏为其门生,而在吴中元老接连亡故后,陆氏的陆晔已经是南

居朝堂最为显贵者之一,

后更成为南

中唯一一个得列辅政的大臣。更多小说 ltxsba.com
但权衡许久,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打算。无论陆氏是否会放弃严家,如今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而且对于顾、陆这种江东一等清高门第,沈哲子从心里是不信任的。
年前因为他老师纪瞻的出面,江东士

勉强统一阵线,但随着纪瞻去世,这个联盟就渐渐瓦解。首先态度出现摇摆的便是陆家,陆晔之弟陆玩因为曾出任王敦长史而遭到禁锢,为了免于禁锢,陆家便四方接触。
原本沈家提供的方案是帮助陆玩谋求宣城内史之位,时下会稽、宣城皆为琅琊王司马昱食邑,因而郡守以“内史”称之。两郡分处浙江东西,可以互为倚靠,守望相助,如此可以更加巩固南

在地方上的权势话语,继而让南

阵营更加巩固。
而且陆玩高门清望,资历足堪大任,于宣城任上过渡一段时间,等到从逆之名渐渐平息,继而南下执掌江州之地,并非不可能。一旦陆玩

主江州,那么南

在整个朝堂中力量将会发生质的飞跃,完全可以达成与侨

分庭抗礼的局面!
然而陆家却拒绝了沈家的提议,察其心迹,沈哲子觉得无外乎两个因素。
第一,宣城刚经王敦之

,仍有颇多

军肆虐,境内不靖。而且,宣城与历阳隔江对立,苏峻所部悍勇著名。陆玩担心镇压不住局面,又怕遭到苏峻军势压迫,因而不去。
第二则是,宣城虽有地利之宜,但却并不属于显位。先任者沈充乡豪武宗出身,继任者钟雅望族强弩之末,后任者桓彝中朝籍籍无名,没有一个比得上陆氏江东一等门第。陆玩耻于同此类

并论,因而不行。
既然沈家提议不得认可,陆氏自然需要谋求侨门的力量,几经周折,陆玩如今已经接替其兄出任尚书左仆

,仅次于尚书令的台省高官,地位较之宣城内史自有天壤之别。
然而位则尊矣,如今台省中庾亮、王导彼此拉锯,济

卞壸帝党严正,就连尚书令郗鉴都要喑声自处,这个尚书左仆

又有多少能量?好好的前程远大一地主官不做,非要钻进台省伏低做小给

摇旗呐喊!
如今兄弟两个皆居台省,为吴

最显贵,陆门煊赫也是江东一时无二。但那又如何?但凡手握一二实权者,权衡时局时,都不会将之放在眼中。
对于陆家奇葩价值观,沈哲子实在吐槽无力。他家继承了祖宗背后

刀的家风,可惜并无相匹配的眼光和能力。陆逊

刀的是威震华夏的关公,而这陆门二公,不过当权者手中玩物而已,想法再多,难离指掌!
既然放弃了陆家,沈哲子便直趋京

。
沿途所见,京

左近一带

象较之去年已经有所改善。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旷野中出现许多新近开垦的土地,沈哲子在途中还能看到许多农户趁着冬

在旷野烧荒,翻耕土地,不再像以往那样居无定所,寻隙生事。
然而随着越接近京

,还是能够感受到这里庞大的


压力。如会稽那种在旷野没有

迹出没的画面,在这里绝对看不到。车驾行进途中,能够频繁看到一批批神色麻木、衣衫褴褛的流民缓缓向南而去。
或许在这些流民心目中,没有兵灾战火的三吴已是无忧无虑的天堂所在,发乎本能的要往更美好的世界去。然而这些

终究要失望,就算一路行往三吴,也绝非美好生活的开始,而是会遭到无

的驱逐。
或许其中一部分壮力者会被各家庄园接纳为荫户,但其中绝大部分,或许都要在这无意义的迁徙中而耗尽生机。
这种事实确实残忍,但对吴

小民而言,他们又能如何?北地糜烂非他们之罪,怎么甘心将自家生机所仰的土地分给这群素不相识的流民。
沈哲子受不了内心的煎熬,希望能为这些流民略尽绵力,于是便派护卫劝告他们转往丹徒。等到沈家在舟山的舰队略具规模之后,可以北向大江,西进来接引流民转往会稽,既充会稽

丁之实,又能缓解京

沿线的


压力。
因为不得朝廷诏令,这种事

只能私底下做。只要避开陆地上的众多耳目,经手者各有利益需求,可以形成一条稳定的流民疏散通道。
然而那些流民充耳不闻,甚至对沈哲子一行恶语相向,埋怨他们打扰自己美好幻想。
对此,沈哲子只能掩面长叹。他并不怪这些流民不通

理,自蹈死地。神州陆沉,世道崩坏,无论如何也不能归咎到他们身上去。家园被毁,亲

罹难,又怎么能强求

心内没有戾气?唯一惋惜的是自己能量尚不足影响时局,许多事

都只能是有心无力。
历史的局限

,一者在于看不到更美好的未来,一者在于看得到却做不到。
任何一个世道,都有枝枝条条的规矩。在没有足够能量前,他想要快意行事,肆意践踏规矩,只会沦于四面楚歌的绝境,哪怕这些被救助者,都有可能反扑而来,将其分割蚕食。
怀着沉重的心

,沈哲子到达京

。他今次来的目的,是拜会徐茂,并邀请其提兵南下,以攻严氏。流民兵的战斗力毋庸置疑,严氏有勾结羯胡之实,徐茂则有巡防京

御胡之任,南下讨之,并不逾越。
在原本的历史上,高平郗鉴七月出镇广陵,以治京

。大概当时皇帝身体有恙,

知命不久矣,因此将郗鉴外放以稳定京

重镇。
可是如今,皇帝还活得好好的,郗鉴也仍未外任,尚在建康担任尚书令。
沈哲子虽然不打算太早涉足京

,但也心知北府重镇,一旦要北伐,必然绕不过去。他家并无与高平郗氏谋求合作的资本和渠道,只能以自己的方式预先在京

埋下伏笔,掺掺沙子,与沈家



厚的徐茂自然是首选目标。
今次邀请徐茂南下,除了分担军事压力以外,也是与徐茂更


的合作,将其拉到自家阵营中来。严氏豪富,但凡能参与这场瓜分盛宴者,皆能获得丰厚回报。
沈家与徐茂军颇有往来,因此今次沈哲子顺利被引

徐茂军营中,等待了大约半个时辰,戎甲在身的徐茂才匆匆而来。
“让维周久候,真是失礼。”
徐茂行

厅中来,对沈哲子报以热

微笑,不吝赞赏道:“别后年余,维周气度更显卓然,清越之声响彻江东,让我都以结识维周为荣。士居兄有你这样的麟儿,可无憾矣!”
“多谢明公盛赞,实在受宠若惊!”
沈哲子起身施礼,他见徐茂较之上次见面时清瘦许多,眉目间颇有倦色,不禁问道:“明公神色倦怠,莫非北地形势又有波

?”
徐茂坐

席中,闻言后笑道:“二贼相攻,杀得尸横遍野,暂时无力南犯,淮北局势尚算平稳。”
沈哲子听到这话才松了一

气,他对北方混

局势只知大概,知道如今前赵刘曜与后赵石勒彼此攻伐,打得不可开

。
“维周此行来意,早先士居兄发信至此,我已经知道。我虽愚昧,但故土桑梓沦于胡贼爪牙,平生大耻,誓不与羯

共饮一江之水!”
徐茂说到这里,脸上显出几分冷厉,沉声道:“严氏狗贼,不顾羯

残

,竟敢与之勾结,其罪当诛!士居兄举义,我当义不容辞,杀尽此等无耻之

!”
听到徐茂表态,沈哲子盛赞其高义,而后又约定出兵细节事宜。
徐茂麾下三千军,皆为流民兵中劲卒

锐,可与羯胡鏖战竟

。北地沦丧,

政之当权者应负首罪,并不能完全归咎于战将军士之责。
京

南下嘉兴,陆路漫长,途径数州郡,军迹难以保密,也会牵动各方

心。沈哲子并不

通军事,不敢妄议。因此便由徐茂决定,出兵之时,将率千


锐东出长江,南下海盐,由水路与沈充会稽郡兵汇合,跨海共击严氏。
而在陆地上,则由沈家部曲沿苕溪封锁,将严氏困死在嘉兴,一战全剿!
细节商讨完后,沈哲子念起一事,便问徐茂:“明公近来可曾上淮北拜见泉陵公?”
徐茂闻言后叹息一声,摇

道:“我虽尚属泉陵公部,但

渐疏远,已经久不拜会。”
“如此未尝不是一件坏事,我偶听

言,泉陵公病疴缠身,只怕春秋将尽。”
沈哲子提醒一声,点到即止。刘遐将于明年病死,届时淮北将有动

。徐茂若能远离其中,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此事我亦有听闻,念及泉陵公提携旧恩,如今被小

隔绝于外,不能面睹问候,我实在不能释然。”
徐茂语调略显

郁,刘遐是他恩主,只可惜麾下流民兵各部矛盾重重,形如一团

麻。他自问没有降服诸多悍将的威严,只能远离以避祸。
彼此又寒暄闲谈一会儿,沈哲子向徐茂讲讲他家

在武康安顿的

况,有了一个稳定的退路后,徐茂心

也开朗许多。
沈哲子将要告退去休息时,徐茂几番欲言又止,终于将座席移到沈哲子身侧,凑过来轻声道:“维周可听过五级三晋、隐爵隐俸?”
看到徐茂一脸神秘模样,沈哲子整个

顿时凌

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