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二十二年,萧如薰率军攻灭东吁王朝之后,出于发展自身的必要,将当初的盟友、缅甸孟族

半利诱半强制的迁移到了现如今孟加拉国的吉大港区南部,将他们赶出了缅甸。
并且为了确保这些家伙不会再次回到缅甸对自己的建设造成危害,他在现在的孟都的位置筑了平西城这座军城,长期驻扎两千名士兵左右的军队。
万历二十四年镇南军改组之后,这个驻扎任务就由镇南军步军四大营

流来镇守,每营镇守半年。
为了确保从勃固到平西城的

通稳定,萧如薰特地征发了三万战俘

隶修筑驰道,确保这条道路的通畅和消息传递的即时

。
和平西城一样的军城在缅甸中北部还有好几座,都是在无法移民居住开发的前提下,萧如薰为了控制领土而想到的权宜之计。
但是就算是权宜之计也不能

来,萧如薰


的知道这一点,所以在选择安置孟族

的地方的时候,萧如薰选择了吉大港区,因为此时此刻这一块区域有一个小型的统一王朝,阿拉

王朝。
这个王朝和远在更西边的莫卧儿王朝一样都处在鼎盛期间,当然了,这个小国家就算是如今的缅甸镇都能轻松收拾掉。
能和大明掰一掰腕子的,也就是莫卧儿的阿克

了,阿克

的统治已经进

了晚期,他还有七八年的寿命,但是此时此刻的莫卧儿王朝,萧如薰的确不想去招惹。
但是不去招惹不代表不会去戒备,不会去防备,阿拉

这帮蠢货在莽应里进犯大明的过程中派出了葡萄牙

雇佣军前来参战。
萧如薰所灭掉的那一支葡萄牙雇佣军当中就有阿拉

王朝的葡萄牙雇佣军存在,萧如薰得知之后直接把这个王朝拉

了黑名单。
于是孟族

的迁移地就选择好了。
随着孟族

的大举迁

,阿拉

王明耶娑基算是倒了血霉,当时的孟族

所迁

的地区还是无

区,虽然已经属于阿拉

,但是只有少数原住民在居住,轻而易举的就被孟族


掉并且鸠占鹊巢了。
在明军的军事威胁下,孟族

不断往北开拓生存空间,终于触犯到了阿拉

王朝的核心利益,于是阿拉

王就开始组织军队和孟族


战,试图将孟族

驱逐出自己的国土。
但是在明军支援的一些火枪和火炮甚至是军事指挥的协助下,阿拉

的几次军事行动都被孟族

打败,惨败而归,军事实力损失不小,再也不敢轻易和孟族


战,无奈的被迫承认孟族

对南部临海区域的占有。
不过明耶娑基一直没有放弃对这块土地的所有权,三年来不断地想方设法和孟族

斗智斗勇,小规模摩擦不断,但是双方都不敢进行大规模的

战。
明耶娑基也渐渐的知道了孟族

背后还有一个大的靠山,貌似是大靠山,也不知道具体是不是,因为明耶娑基没有想通过和平的方式夺回自己的领地。
只是多了一个大靠山,明耶娑基不得不小心翼翼的妥善应对,在限制孟族

继续北上的同时,加快速度武装自己的火器部队,招揽更多的葡萄牙

来助战。
结果招揽是招揽到了一些,但是每一次

战这些葡萄牙

都死的最快最多,很多

部中枪死掉的,渐渐的葡萄牙

不敢受雇于明耶娑基了,明耶娑基彻底落

了颓势。
孟族

稳步推进自己的生存空间,但是对与萧如薰的强硬政策也越来越不满意,他们这边要不断的征战来得到生存空间,他们那边却发展的极其迅猛,过去做生意的

都夸赞萧如薰的地盘发展的好,这样好那样好,自然就有

不爽了,红眼病一起,就再也下不去了。
慢慢的,孟族

和明耶娑基达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共识,孟族

不再往北,明耶娑基也不再组织军队南下,孟族

试图往南往东回到自己原先的住所,但是南边被平西城扼守住了,东面的高山和恶劣地形也在无形中限制了他们的扩张。
于是这种困境渐渐转化为怒火,越来越让孟族

感到不满,对萧如薰的镇南军越来越不满,越来越想要回到自己原先的家乡过好

子。
针对平西城的骚扰就越来越多了。
这种迹象发现之后,萧如薰就着手安排吕宋战事,接着用传教权作为诱饵让亚历山大和利玛窦到这里传教,从内部搅

他们,让他们自己发生内

,从而找到出兵的借

。
现在,这个借

已经得到了。
萧如薰可不会管阿拉

王明耶娑基是如何看待这场战争的,反正,他会直接灭掉孟族,至于阿拉

王朝,他没什么兴趣,因为阿拉

是横在缅甸镇和莫卧儿帝国之间唯一的缓冲地带,若是

掉了阿拉

,岂不是要和莫卧儿正面迎上了?
萧如薰可没有准备好和莫卧儿的战争,自己只是一个军镇,而莫卧儿是一个大帝国,这有些不太理智。
至于阿克

是如何考虑的,萧如薰自然也无暇关注,但是想来这家伙年老了,应该更加关注继承

的问题,大规模对外出兵应该不是他的首选,否则,他不会留着阿拉

这个小国不吃掉。
应该是

力不济了。
这就给了萧如薰在阿克

的眼皮底下做小动作的底气。
当然了,这也不能算是小动作了。
万历二十六年三月三十

,镇南军主力在勃固、也就是南安城阅兵。
此战,袁黄以萧如薰的军师、政务所所长的身份亲自挂帅,率镇南军五万出击孟族,务必战胜,必须战胜,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袁黄敏锐地察觉到有什么东西就快要来了,他需要在那之前准备好一切,等萧如薰需要他的时候,他能拿出萧如薰所需要的一切给他,这样才不负萧如薰对他的信任和安排。
袁黄身穿当初在朝鲜时候萧如薰赠送给他的战甲,手持萧如薰留下来的佩剑,代表萧如薰行使镇南军的最高指挥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