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才高八斗啊
分科考试始于隋文帝并在隋朝有了长足的发展,明经、明法、明算、明字、一史、三史、道举、童子、秀才、进士等等,只要你能想到的,科举都有,除了这所谓的常举,还有制举,制举属于皇帝临时下诏而举行的考试,主要为选拔一些特殊的

才……
科举渐趋成熟,可伴随大隋的覆亡,士族势力重新登上历史舞台,这令蓬勃发展的科举无疾而终,出身门第成了选拔

才的第一标准。更多小说 ltxs520.com
上品无寒士,下品无士族,魏晋之风再现,直到大梁太宗皇帝这一朝。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士族欺谤皇权,哪个皇帝愿意看到这种局面?太宗皇帝自知时

无多,此次大比是他对抗士族力量最大的筹码,重视是理所当然的。
正因为太宗皇帝的重视,原本属于制举的考试无形中演变为科举制度中最重要的常举。
誓为大梁选拔各方面的

才,如果非要喊个

号的话,这句最合适。
俗话说劳动不分贵贱,可果真如此么?同样的道理,国家的繁荣富强离不开这方方面面的

才,可

才就没有三六九等吗?
明字旨在选拔对书法、文字有专长的

才,以叶羽那比屎壳郎沾了墨爬出来的痕迹好看点的字迹,他绝对没戏;明法是为选拔熟悉律法的司法

才,叶羽违法

纪的事儿

多了,他难以服众;明算就是考数学,他倒是拿手,可这不怎么被世

看中,考了又能怎样?
叶大公子的终极目标是中状元,像什么一史——

通《史记》、《汉书》、《后汉书》其中之一,三史——

通这三本史书,还有那个道举,这些都有些够不上档次,虽然他也不怎么会。
这就意味着,他必须在进士与明经两科中选考一门。
从银屏

中得知,明经先考贴经、再试经义。所谓贴经,就是从经书中摘一句话,要么去掉前半句,要么去掉后半句,由考生补充完整,就是有点类在于今天高考的诗词填空。
贴经,叶羽觉得他勉强能应付过来;可想到经义,他又蔫吧了,以前不好读书,他更不求甚解,谁知道那是什么意思?
“那进士科都考些什么?”
叶羽曾弱弱的问了银屏一句,看来这全国

的考试不好糊弄过去啊。
“先试贴经,次试诗赋,最后是策论。”
叶大公子越是低声下气,银屏心里越没底,一般犯了错误的孩子都这样。
“这我最拿手,咱就考进士科了!”……
曾经的豪言犹在耳畔,叶羽拿着发到手里的考卷,他差点没哭了。
科举史上有这么一种说法,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五十岁考中进士的,那都是小孩儿,好多

穷一生

力也中不了,由此可以想象进士的难考。
叶羽今年才十八岁,按刚才那个算法,他充其量就是一婴儿,阅历太浅啊。
早知道这样,打死也不考这

进士了,这是给自己找罪受啊。
叶大公子很想很光棍的

白卷,可这怎么对得起银屏?
“二哥,你不是要速战速决吗?怎么现在还愣着?”
钱宝儿把魂游物外的叶羽拉回了现实。
“那现在就开始吧,我说你写!”
叶羽再次翻开考卷,瞅了一遍又瞅一遍,他继续沉默。
“二哥,我笔上的墨都快

了,你怎么还不说啊。”
叶羽脸红了,他低

看看自己腿上的夹板又揉了揉

发,“宝儿,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成事不说,后边是什么。”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钱宝儿肯定的说道。
叶羽叹了

气,他将考卷送到钱宝儿跟前,“你看清了,这是成事不说,不是不足!”
钱宝儿恍然大悟,他很认真的思考了一会儿,“二哥,医术上不怎么有这东西。”
听到钱宝儿的回答,叶羽那受伤的右手差点没握起拳

,当初怎么就想到找宝儿帮忙?脑袋被驴踢了咋地?
“二哥,你也不会?”钱宝儿小心翼翼的问道。
叶羽翻了翻白眼,这不明摆着吗?
“二哥,咱后边就写败事有余,”见叶羽想发火,钱宝儿慌忙补充,“要是不写肯定错了,可写上就有一半的把握,万一考官出题出错了呢?”
“那还有一句呀,这成事不说后边得两句啊。”
“咱就不填了呗,也许是考官……”
“又是考官错了?这到底是他考咱们还是咱们考他?算了,就写败事有余,死马当活马医吧。”
明知是错却还得去写,叶大公子之悲哀啊。
大夫都是书法家,他们尤其擅长

书,钱宝儿的字刚要飞起来,就被叶羽给拍住了。
“小楷!必须是小楷!”……
钱宝儿的小楷,叶羽大体满意,他们接着往下看……
“路漫漫其修远兮,这个我知道,后边是什么来着?”
叶大公子空过了几个见所未见的四书里的东西,他终于看到一个熟悉的句子。好像出自屈平的《离骚》,可怎么就想不起来了?
“二哥,这儿咱们继续跳过?”钱宝儿看了看

净的考卷,他有些不落忍,二哥文采那么好,今天怎么就发挥失常了呢。
对叶羽而言,楚辞属于死记硬背的东西,可悲哀的是,他没有记死,也没有背硬,他编不出来啊。
“路漫漫其修远兮,一定很远了,”叶羽突然一拍大腿,“宝儿落笔,就写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钱宝儿目瞪

呆,思量半天,他看着叶羽说道,“二哥,好文采!”
叶羽瞪了他一眼,你丫就不要糟践我了。
“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妻妾成群!”
钱宝儿愣了好半天,“二哥,这个我可知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叶羽捂着脸,“写你的,写你说的那个。”
“富则妻妾成群,二哥,这话也很对啊,你是怎么想到的?”钱宝儿边跟叶羽唠嗑边动笔,脑瓜里想着妻妾成群,试卷上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了妻妾成群。
可惜叶大公子却没有发现。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

之过者…宝儿,这话出自哪儿?”
钱宝儿想了好半天,“二哥,大比不能互相商讨,主要是在考你,我就是替你写下来而已…而已……”
叶羽做了十几个题,除了那独善其身,估计一个也不对,钱宝儿算是看明白了,二哥今天状态不佳,想要中状元,恐怕有点困难,还是及早撇清关系为好,否则公主怪罪下来,担当不起啊。
“关键时候就指望不上你。”
钱宝儿低着

,他没好意思反驳,

家可是大夫,又不需要考状元。
“我想起来了,这好像有个典故呢,群臣要赵太后之子长安君要为

质,赵太后舍不得儿子才有了这番对话,你想啊,哪个母亲愿意看着亲生儿子做

质?老太太是威胁大臣们呢,你们要是再敢建议让我儿子做

质,我就啐你们一脸吐沫,我想起来了,宝儿快写!”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

之过者,老

必唾弃面!”
钱宝儿想了想,合

合理啊。二哥仅靠推理就能还原史书的真面目,很好很强大,不愧是二哥啊。
“将军百战死?”
叶羽愣了一愣,这个他知道,北朝民歌《木兰辞》里的句子,就是那什么唧唧复唧唧,木兰生小

的那个木兰,好像是这么说的吧。可贴经怎么竟然贴出这玩意儿来了?难道大梁也要兴起

权运动?这题目不会是银屏那丫

出的?
她知道自己对四书五经那些东西没什么兴趣,想额外照顾一下自己。越想越有可能,叶羽觉得一定不能辜负银屏的期望,他从

到尾顺了顺,“宝儿,记好了,将军百战死,还来就菊花。”
《木兰辞》因为曾被选

课本,叶羽有幸拜读,可大梁的孩子们接触的是四书五经,这民歌不属于必修范畴,钱宝儿哪会知道?看叶羽那自信满满的样子,他觉得二哥不会错。
“爷娘闻

来,举身赴清池,阿姊闻妹来,自挂东南枝,小弟闻姊来,琵琶声停欲语迟。”
钱宝儿写了几句,他突然抬

看着叶羽,“二哥,你说的这姑娘是谁啊,她

品也忒差了吧?”
“你小子胡说什么?木兰替父从军十二载,巾帼不让须眉,你敢说她

品差?”
钱宝儿:“……”
“宝儿,我突然想到一个荤段子,你要不要听听?”
钱宝儿立即搁笔,他期待的看着叶羽,二哥又讲荤段子了,今天不白来啊。
叶羽信誓旦旦,银屏有些不放心,不过她却不打算徇私舞弊,就是想隔着号房听一听动静以确定他是信心十足的答题还是唉声叹气的抱怨。
走到叶羽所在的号房门前,她把耳朵凑到了门上……
“……木兰打仗的时候来例假了,留了好多血,她因此而昏了过去……”
“她被

踩死了?”钱宝儿紧张的问道。
银屏躲在门外听了个一清二楚,她脸颊通红,小拳

微微颤抖,这混蛋什么时候了还在想这些?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你别打岔,听我说……医官把木兰给救醒了,他说:‘花先锋,你宝贝被打没了。’木兰还没说话,医官补充了一句,我已经给你把伤

缝起来了…哈哈……”
钱宝儿没笑,他看着叶羽,“二哥,那木兰是不是就得嫁给那个医官做妻子?”
叶羽怒了,你问的什么

七八糟的?最少也得给面子笑一下吧!
“

家医官有老婆,不要说一个先锋官了,就算是公主,也得老老实实的做小妾!”
“砰!”
叶羽感觉有

在号房的门上使劲捶了一下,接着他听到当值太监那焦灼的话语,“公主殿下息怒……”
银屏怎么来了?叶羽想想刚才的话,当着和尚骂秃子,你这不是没事找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