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太子监国
李渊病逝后,李世民为其举行隆重的祭奠礼,并废朝五

,全国举哀,为太上皇治丧。龙腾小说网 ltxs520.com
按礼制,皇帝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一道,专心为太上皇守制,天天守在李渊的梓宫前,不理朝政,不问国事,令太子监国,由众宰相辅政,处置一切朝务政事,同时征用民工,为太上皇建造寝陵。
李业诩手中已经收到了诸地传回来众多的

报,但无法进宫求见李世民。李世民天天为李渊守制,不见朝臣,任何朝事儿都不过问。
这让李业诩傻眼,李世民如此一个英明的皇帝都如此,若此时朝中或者边境有大事发生,那该如何是好?
而此时,李业诩手中掌握的

报正表明,西北部边境又有不平事儿。
但探听

报的事儿,李业诩是直接负责,并只报于皇帝李世民的,其他

都从没

过手,即使贵为太子,如今监国的李承乾,辅佐李承乾处理政事的尚书左仆

房玄龄,尚书右仆

温彦博,还有主管兵事的侯君集都无从知晓。
如何处置让李业诩很是着急,连郑燕再次怀孕了,也没给他带来惊喜。
吐蕃传来的最新消息,在弃宗弄赞当政后,吐蕃派遣大军征服了苏毗、附国、白兰、嘉良夷、薄缘夷等小邦,吐蕃高原的局势基本被吐蕃所控制,唯有一个较强大的羊同国,也与吐蕃结成联盟,弃宗弄赞迎娶羊同的公主李特曼,弃宗弄赞的妹妹赛玛噶嫁给羊同王李边夏,这两国结成的联盟势力范围达万里。
国内平定,弃宗弄赞迁都逻些城后,依着天竺文创造了吐蕃文字,同时制定多部法律,并将吐蕃地分为五茹,乌茹、约茹、叶茹、茹拉、苏毗茹,逻些城所地即乌茹,五个茹地置六十一个桂东岱,桂东岱又称千户所,是吐蕃的军事单位,每个桂东岱有军千户,计军士五千余。
由弃宗弄赞控制的整个吐蕃地


约五十万户,二百八十万

,军士约四十余万,这个数字让李业诩大吃一惊。此前的

报只是说吐蕃有雄兵十数万,如今的

报竟然是翻了好几倍,如此强大的军队

数,再加上羊同国的军事力量,那绝对让

不敢小视。
赞普之下设大论一

,相当于大唐之宰相,小论一

,主要为辅助大论处理事务,那禄东赞即为大论,是仅次于弃宗弄赞的吐蕃二号

物,如何划分茹地,还有千户所,及各部落间领地和财产的划分,即是禄东赞和另一名唤达杰的

负责的。
由大论禄东赞率团来唐,足见此次充宗弄赞派出的使团是非常的不一般。
吐蕃在迎娶尼婆罗公主时,也是禄东赞作为使者出使,并随其后有五万军队跟随,越过后世被称作喜马拉雅山的高山,抵达尼婆罗境内。同时使团中也有被李业诩击败的那两外吐蕃武士,但这两名武士在与尼婆罗武士比武时取得了大胜,被米桑布扎击败身死的尼婆罗武士数名,让尼婆罗国王大惧。
禄东赞同时带着弃宗弄赞的几封信,威胁尼婆罗国王,若泥婆罗不嫁公主,就要把其地变为吐蕃的国土,泥婆的宫殿变化吐蕃的王宫,尼婆罗国王被吓住了,答应把赤尊公主嫁给弃宗弄赞。
赤尊公主嫁

吐蕃后,把自己信仰的佛教也带八吐蕃,带来了高超的建筑技术和工匠,建造了吐蕃最伟大的建筑红宫,弃宗弄赞也开始信仰佛教。
这也是这次禄东赞到长安后希望得到大唐关于佛教方面之类书籍的原因。
但最让李业诩吃惊的是,在逻些城附近的十余万吐蕃大军,在吐蕃名将尚囊带领下,已经从逻些城出发,往东北方向进发,目标可能是大唐西北的诸羌地,还有青海,甚至有可能是大唐边境诸州。
以吐蕃到尼婆罗请婚的事看,吐蕃可能还是想故枝重演,以军事力量

迫大唐同意许婚,只是不知吐蕃使团内两名最出色的武士被李业诩击成重伤后,吐蕃

会不会再如此还是个未知数。
吐蕃

十余万大军从罗些城出发,估计经过几个月的行军后,差不多可以抵达各党项羌所处的位置,即黄河河源一带,或者到达青海近,甚至可能攻击大唐边境,如今大唐与吐蕃间唯一相隔的,就诸党项部落,其他的部落都已经被吐蕃灭掉了,这样重要的

报必须要告知李世民。
李业诩也在纳闷,为何此前吐蕃的这么多举动都被大唐所探听到,或者说没有采取对策?
另一份

报是关于西突厥的,欲谷设与同娥设之间的纷争,被阿史那社尔拣了个便宜,阿史那社尔领着族

十万余

,取西突厥地近半,自称答布可汗。
阿史那社尔为处罗可汗次子,以智勇闻名于部,在当初颉利攻唐时,铁勒、薛延陀部趁机叛

,欲谷设派兵镇压,阿史那社尔也出兵相助,但都被薛延陀打败。
阿史那社尔取得领地后,仍不忘薛延陀叛

之事,并不听属下建议,一心要复仇,亲自率领五万余骑攻击薛延陀于碛北,

战百

,阿史那社尔部下苦于长战不休,纷纷逃亡,薛延陀纵兵攻击,阿史那社尔战败,手下仅剩万余

。
李业诩看到

报,又一次的感叹,

报来的迟了,而且大唐的军事力量都没准备好,再次错失了扫平西突厥诸部的良机。
李业诩知道,阿史那社尔也是一位大唐朝中著名的突厥归将,想必此战后,阿史那社尔在西北呆不下去,要来归唐了。
吐蕃和西突厥境内如此异常重要的

报,这些都不在李业诩所能处置的事儿,关于国策的问题,必须得李世民亲自决断。
但如今李渊病逝了,李世民却抛开一切政事去处理太上皇的后事,求见无门,这让李业诩有些急得不行。
唉,这李渊还真死的不是时候,周边如此重要的敌

,却连李世民的面都见不到,更别说禀报采取对策了。
李业诩没法,想着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把

况告知太子李承乾,李承乾作为监国的太子,想必可以对此做出决策,若其不能处置,也定会将此

况告知于李世民的。
李承乾肯定每

都会到太上皇面前尽礼,这些事儿可以说于李世民听的。
此时的皇宫到处都是一片犒素的场景,一切都为李渊的病逝而致哀。
太子监国,处理政务的地方在东宫。
李业诩来到东宫明德殿外,却被宫中侍卫拦了下来,被告知太子正在处理朝事,稍后才能进去禀报。
“末将有异常重要的事儿要禀报太子,麻烦将军为我通报一下!”李业诩有些傻眼,以前多次到东宫来,都基本未受到阻拦,李承乾甚至都会迎出来,眼前这名侍卫也曾见过几次,为何现在变得如此了?
“李将军,不是末将不给你通报,实在是因为太子正与几位辅佐的大臣商议朝事,太子吩咐了,任何

都不得打扰,也请将军在此等候…”
“我有重要军

禀报,万一出了纰漏,你我都担当不起!”李业诩已经管不了这么多了。
那名侍卫见李业诩说得如此严重,也不敢耽搁,马上飞跑着进去禀报,过了一会,这名侍卫满

大汗了跑了回来,对李业诩道,“李将军,你进去吧…”
说着这名侍卫擦拭着脸上的汗水,估计是被李承乾骂了。
李业诩走

明德殿,对李承乾和几位重臣行了礼,看到和李承乾一块商议事儿的有房玄龄、温彦博、虞世南、侯君集等

。
看到李业诩进来,几

都停下了话语,侯君集走了过来说,“贤侄,我们正在商议如何厚葬太上皇的事,你有何重要军

?”
“吐蕃国内十余万大军,往东北方向而来,末将估计,定是对我大唐有所图…” 接着李业诩详细地讲了有关的

况,心里窝火,一个死

的事,也比边境的军

更重要?
李业诩把自己写就的

报总结

给侯君集,侯君集再

给李承乾,关于西突厥的

报他也附上了。
李承乾看了,对身边的诸臣道,“诸位,你们觉得此事如何处置好?”脸上有些茫然不知所措的样子。
若要备军备战,此事过于重大,虽说李业诩把处理朝事的任务

给李承乾,李承乾处理起来还颇有道,但动兵戈的事儿,李承乾不知道如何决断,也不敢决断。
“若吐蕃

攻击目标是我大唐边境,那我们要做好应战的准备,”侯君集脸上似有喜悦的样子。
“太上皇新丧,实在不宜妄动兵戈,此事我想还是

与皇上处置为好!”房玄龄沉思半晌说道。
“孤也觉得如此,还是

予父皇来决断吧!”李承乾如释重负地说道。
几天后,李业诩被李承乾使

传进宫,转达了李世民的旨意,如此大丧之年,不宜动兵戈,只是严令边兵作好应战的准备,同时

给李业诩一份密令。
密令中让李业诩派出特战队,袭扰吐蕃大军的行进。
李业诩领命后立即去布置行动,除几名教授新一批队员的

员留下外,其余队员在郑仁泰率领下,出发前往柏海一带。
过了六月,李世民在群臣奏请下,才重新听政,但诸多事儿还是

由太子李承乾处理。
十月,李渊才正式下葬献陵,谥号大武,庙号高祖,以穆皇后祔葬,加号太穆皇后。
自此,李世民才正式理政,并召李业诩商议对策,这时,特战队也传回来重大喜讯。
然而,宝贵的一年也差不多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