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吐蕃

的行踪
有消息从叠州方向传回来。更多小说 ltxs520.com
特卫在抵达叠州后,分作两支,各由苏定芳和郑仁泰带领,在羌水与黄河上游河段的高山峡谷间进行适应

的对抗演练。待熟悉环境后,再进

地势更高的其他地方训练。
叠州位于陇佑道与剑南道

界处,岷山的高山峡谷一带,地形险要,周围地势起伏较大,是平地向高原过渡地带。从此地出发,往青海及剑南一带,距离都不算太远,是阻击吐蕃进犯青海和剑南的咽喉要道,这也是李业诩选择此地作为特卫训练地的最主要原因。
依李业诩的吩咐,特卫抵达此地后,在叠州刺史府的协同下,在派出自身

员熟悉地形的同时,找寻当地生活多年的汉

,打探往北上和南下的最快捷路径,同时募集一些对当地

况异常熟悉的汉

作为向导,以备训练及后面作战之需。
叠州刺史元雯听闻吐蕃大军有可能侵犯这一带,如临大敌般做好应战准备。
叠州周边分布着大量的羌族部落,在前些年程知节和段志玄率军平定这一带的诸羌叛

后,把被俘的数万羌

带往长安,再安置到内地,同时征集一部分剑南道的汉族百姓,以免十年赋税的优惠政策,迁移至此。如此一番折腾下来,原来以羌族

为主的这一带,羌

的势力已经极大地削弱,除了盖州、阎州、诺州、直州、玉州五个州以归附的羌

首领领刺史职外,,其他一些新置的州都是由汉

任刺史治理。
但这些地方因所居各部落众多,

员纷杂,且地势高底落差极大,高山峡谷河流众多,行进不太方便,还有不少的羌

不服汉

的治理,时有小规模的叛

发生,各州官府也不得不花很大的

力平定这些叛

。
特卫

锐的万余大军进到此地后,也依出发前朝廷的令,协助当地的边军进行了一些消灭叛羌的战斗,当作训练的一种手段,在实战中提高将士们在这些高原地带作战的能力。只是这样的战斗规模太小了,那些羌

遭到如此

锐的大唐官兵攻击时,无不四下溃逃或者投降,让苏定芳和郑仁泰打得一点都不过瘾。
那些羌

较多,还是由羌族首领治理的地方,特卫也尽量避免进

,以免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以既有的

报判断,吐蕃

出击的目标地应该从雅州到青海一带,只是这一片区域实在是太大了,大多还是高原上的高山峡谷,还有众多的河流阻隔,若无法事前获得吐蕃大军的

报,即使得到吐蕃

攻击邻近州县的消息,也不一定能及时支援。
为了尽快侦知吐蕃

的动向,所有的特战队员和

报

员都已经分散出去,四处侦探吐蕃大军的动向。
只是过去了好几个月,还是没有吐蕃大军的

报传来,让苏定芳和郑仁泰有些担心,在长安的李业诩也是忧心忡忡。
李业诩祈望在以往几次行动中无往不利的特战队,不要在这片高原之地上戟折沉沙,栽个大跟斗。

报院的大营内,李业诩正在看这些

子收到的诸地

报。
“报告!” 门外传来一名属下求见的报告声。
“进来!”
“报告院正,牦牛有最新消息传来!”

报院负责

报通译的张天仰走了进来,向李业诩敬了礼,把一份刚刚译好的

报

给李业诩。
各地送回来的

报都是用各种代码写的,

报院内负责通译的张天仰等几

把它译好,重新整理誊抄后,再

给李业诩。
不知道解码的

,即使拿到

报,也是看不明白其中的意思,特战队

报传递也是如此,只是与

报院是不同一套密码。
“你稍等,”李业诩大概瞄一眼后,叫住欲转身离去的张天仰,“立即发指令给牦牛,让其尽量拖延路上的行程,争取等到

冬后再抵达长安!”
“是,属下明白,”张天仰再敬了礼,出了李业诩的房。
看着手中的这份

报,李业诩心内有一些惊喜。
牦牛是大唐使团正使冯德遐在这次

吐蕃行动中的代号,正是他发回了使团的消息。
冯德遐所率的大唐使团与禄东赞率领的吐蕃再次请婚使团已经抵达了伏俟城,正在伏俟城休整。
此时已经是七月中的时间,离使团从逻些城出发已经过去了近五个月。
大唐使团带着大量弃宗弄赞赠赐的礼物,而吐蕃使团同样数量更多的请婚聘礼,由牦牛驼送着,一路行程缓慢。
按李业诩的指示,冯德遐已经想法尽量拖延时间,在禄东赞一再催促之中,以使团中诸多成员不适应高原环境“生病”,还有一些成员因此而“

卒”为由,让本可以在三个月左右即可抵达伏俟城的行程,生生地用了近五个月。
两方使团进

大唐军队控制的范围之内,让李业诩松了

气。但李业诩略微失望的是,他们没有探到吐蕃大军的行踪。
从伏俟城到长安,按正常行程也差不多在一个半月左右即可抵达,若按这个时间行程,那吐蕃使团抵达长安,将在天气还算暖和的八月中下,这个时候留给吐蕃使团和使团后面几百里行程的吐蕃大军还有做出反应的时间,若请婚失败,吐蕃使团可以在冬天来临前离开大唐境内,吐蕃大军也可以在寒冷的冬天来临时候攻击一些我方防守薄弱的边州,以取得暂时休整之地。
二十余万吐蕃大军的攻击,以边境州府所领的边兵,是很难抵挡住的。
李业诩不想让这种

景发生,他要让使团进

长安的时间一再往后推,争取让禄东赞在

冬后才进长安面见李世民,这样可以让还不知具体形踪的吐蕃大军错失高原上展开军事行动的最好季节,让习惯了在高原上奔波的吐蕃

在冰天雪地里再经受一下风雪的考验。
“报告院正,”李业诩正自沉思间,张天仰又跑了进来,“刚刚又收到新的

报,这是叠州发回来吐蕃大军的消息。”
等候多

不见关于吐蕃

的

报,如今都凑到一块来了,不会是那几个小鸟儿在天上等着自己的伴儿,一道飞到长安来的吧?
这份

报是叠州郑仁泰传回来的,据所派出去

报

员的侦探,吐蕃大军已经抵达牦牛河边,因吐蕃使团在伏俟城休整,其大军也放慢了行进的脚步,并在此分为两支,一支约五万

由身体已经恢复的尚赞带领,前往柏海,其余二十余万

由弃宗弄赞亲自带领,转向正东方向,往叠州到松州一带而来。
从逻些城出发的军队,再加上先前溃逃的尚赞率领的那些

马,两部汇合后,共约二十五六万

。
据所探的

报,吐蕃大军行程也是缓慢,不像是要做出攻击的样子。
而且吐蕃内部也出现了纷争,吐蕃大军中许多大臣都以高原上冬季将来临为由,要求弃宗弄赞回师逻些,待来年天气转暖后再行动。
李业诩想着是否是因为吐蕃使团进

了大唐所控制的范围内,弃宗弄赞投鼠忌器,不一定敢在使团离开大唐时,发动对大唐边境的攻击,毕竟禄东赞这位大论在吐蕃国内势力不可小看。
弃宗弄赞的属下催其回师逻些,是怕冬季来临前无法展开行动,使大军在高原上过冬,高原上天气对

的杀伤力,比大唐军队的杀伤力都大的多。
这正是李业诩想达到的目标。
但也有一点不利的是,我方侦探

报的

员,也无法在如此冷酷的环境中行动,虽然特战队员曾受过抗击严寒的训练,但高原上的气候实在是太恶劣了,若是身体不适,或者患上了什么高原病,那等待他们的,将是死亡,即使队员们身体再

,都带有药物,也是没有用的。
“传我的命令,让所有侦探

报的

员,都回到叠州或者青海,待过了冬天再行动,你去吧,”,李业诩示意张天仰退下。
这时发出的指令,那些

报

员收到后,最快也要一两个月后了。
李业诩收拾好

报,马上进宫,他要进宫请示李世民,该如何做出应对措施。
“贤侄,你说弃宗弄赞下一步会如何行动?”李世民接过李业诩手中的

报,看了后问道。
李业诩早已经想过这个了,当下说道:“陛下,他们只有几个选择,呆在原地过冬,高原异常恶劣的天气

况下,此是下下策;攻击我方州县,占一地以使他们能挨过冬天,但使团已经

青海,弃宗弄赞有顾忌,此是其中策;从高原上撤军,回逻些城,此是上策。若我们能使吐蕃大军在高原上过冬,那将是最好的方法,吐蕃

虽然一直在高原上生活,也无法抵挡住极高之地的恶劣天气!”
这只是几外猜测,李业诩也无法确定,弃宗弄赞会选择怎么样的行动。
李世民沉思半晌后道,“令青海李大亮部及叠州刺史元雯、松州都督韩威,加强戒备,若吐蕃大军攻击,严防死守,不许出击,就让天气给弃宗弄赞出个大难题吧!若能将其冻死大半…”李世民看着怪怪神色的李业诩,忙改

,“哦,朕是说能兵不血刃地解决吐蕃

的威胁,那自是最好的!”
“臣已经命令使团延缓行程,

冬后再进

长安!”李业诩听了李世民的话,心里在嘀咕着,皇帝的心思实在是太坏了!
“是个不错的决定,朕倒要看看,他弃宗弄赞是如何度过这个冬天的,哈哈!”李世民笑得很得意,“若弃宗弄赞的二十万

马还往我边境而来,朕要让他有来无回!”
李世民最后的话让李业诩很是兴奋,皇帝要准备派大军出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