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廷尉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也!”吕不韦爽朗一笑,“六国法统固浅,然王室特权官场腐败却秉承甚远!六国执法,素来对王族贵胄网开一面,冤讼者十之八九都是庶民。更多小说 ltxs520.com若大平冤狱,则必然导致贵胄封地之刑徒苦役流失,王室官吏第一个便要阻挠,孰能说无可非议?秦国则不然,王族犯法与庶民同罪,冤讼者有贵有贱。吕不韦曾仔细分计:秦国冤案,王族三成,官吏三成,庶民四成!其中因由,便在秦法治吏极严,说治官严于治民,实在并不为过。譬如举国法官二百三十余

,历年因法令文本错讹而治罪者六十余起,错案至少在五六起之多!再譬如秦国王族不袭世禄,一律从军从吏凭功劳晋爵,违法者再所难免。百年以来,秦国处罚王族子弟违法案两百余起,错案至少在十起以上!如此等等,老廷尉自可揣摩:秦国纠冤赦犯,阻力究竟何在?王族么?官吏么?百姓么?以攻讦者之说,吕不韦在朝会公然非议秦法,主张宽政济秦!朝野虽则沸沸扬扬,却无一

力主治吕不韦之罪!因由何在?

同此心,心同此理,心底里都在期盼平冤赦犯也!”
良久默然,老廷尉喟然一叹:“吕公明于事理,老夫何说矣!”
“多谢老廷尉受命!”吕不韦肃然一躬,“我见:请出老驷车庶长、阳泉君芈宸、老上卿李冰、老太史令四

以为副使。老廷尉以为如何?”
“吕公用心良苦也!”老廷尉终于笑了,“王族、外戚、方面大吏、在朝清要,全是涉冤大户了。然则,此四

爵位个个在上,若生歧见,老夫该当何处?”
“以事权而论,本当由老廷尉立决。”吕不韦思忖道,“然第一次平冤,当分外慎重。五

有歧见之案一律搁置,最后由朝会公议,秦王决断。”
“如此老夫无忧也!”老廷尉拍案而起,“明

老夫便会四使!”
吕不韦出了廷尉府已是三更,车马一转,便到了纲成君府邸。
蔡泽正在后山茅亭下悠哉品茶,见吕不韦匆匆上山,不禁大笑:“明月洒径,疾步赳赳,岂非大煞风景也!”吕不韦道:“你有风景,我却没得风景。”蔡泽揶揄道:“权高位显奔波多,不亦乐乎也!”吕不韦没好气笑道:“莫风凉太早!偏要你也不亦乐乎!”“老夫高枕无忧,自是不亦乐乎也!”蔡泽呷呷笑着,“如何,与老夫对杀三局?”“没工夫!”吕不韦端起蔡泽面前专供凉茶的大陶碗咕咚咚一

饮

喘息了一声,“纲成君,这件大事只有你来做了。”“甚甚甚?我做大事?”蔡泽夸张地大笑,“又有谁个要行大葬了?老夫专擅葬礼也!”吕不韦也不禁大笑了一阵,末了敛去笑容一番说辞,蔡泽竟愣怔着不说话了。
吕不韦要蔡泽出面的这件大事,便是新政之三——明修功臣,褒厚骨

!
这宗看似只会招

喜欢的善事,做起来却极难把握分寸,结局也往往是难以预料。所谓明修功臣,便是对先代遭受不公处罚的功臣重新彰显褒扬。所谓褒厚骨

,便是对王族外戚的遗留积怨做出妥当的抚慰与安置。就内容而言,这两件事实际上便是清理最高层错案疑案,以重新凝聚王族与权臣后裔部族。蔡泽

秦已久且长期预闻机密,加之计然学派历来的自保权谋,非常留心历代国君权臣相处的微妙方略与种种令

感慨的结局,便对秦国上层纠葛积怨与种种争议大案了然于胸。最是耿直秉笔的老太史令见了蔡泽也退避三舍,私下则说:“纲成君多执掌故秘闻,终为野史,不足与其道也!”然则,吕不韦力主蔡泽担此重任,除了认同蔡泽的博学强记熟悉国史,更为看重的却是蔡泽的两大长处:极其特殊的秉

,极其特异的才能!
蔡泽秉

的底色特质,便是计然派的明哲保身,以在权力官场全身而终为最高境界。惟其如此,做事做

便求“执中”,以为“过犹不及”;见诸权力纷争,蔡泽历来主张“不可不争,不可过争,当止且止。”正因了如此,秦国朝堂多见蔡泽公然争权,更多见蔡泽不期然便莫名其妙地偃旗息鼓。若遇同僚纷争,只要蔡泽不是事中

而又恰在当场,蔡泽便总会将两造处置得各各满意。自秦昭王晚年开始,凡遇蹊跷繁难之大事,几乎无一次不是蔡泽做王命专使排解,且处置结局大体上从来都是皆大欢喜。两王连葬,蔡泽连续做主葬大臣,诸多难题一一化解,更是有

皆碑。所以能够如此,根基在秉

,办法却在于才华。蔡泽才

在于机变多谋,尤其在事关学问礼仪传统世

疑难诸多事体时,蔡泽每每出奇制胜,每每令

拍案惊奇!
“纲成君,拜托也。”吕不韦肃然一个长躬。
“吕不韦,撂荒百年,你以为这块地好耕么!”
“若是好耕,岂敢请出

铁犁

?”
“好!算你说得老夫高兴!说,期限几多?”
“事大无期。纲成君自定便是。”
“既是新政,何能无期?一年!如何?”
“谢过纲成君!”
“别忙!老夫尚有三问。”
“不韦有问必答。”
“其一,老夫案权多大?是否得事事禀你?”
“纲成君为王命专使,每案报秦王诏准即可。丞相府只解事务之难,不涉案权!”
“其二,查案上限何在?”
“上溯孝公之期,下迄今

秦王。”
“其三,老夫可有选吏之权?”
“一应属吏任君自选,报王室与御史府备查便可。”
“嘿嘿,如此说来,你这丞相便撒手不管么?”
“若得纲成君屈尊商讨,吕不韦即时奉陪!”
“不告不理!有分寸。痛快!老夫便做他一回天案大法官也!”蔡泽呷呷大笑。
第九章 吕氏新政冰河解冻 新政抻着劲儿悠悠然推开(5)
河冰消融,吕不韦主持的新政渐渐在广袤的秦国推开。随着一队队特使车马辚辚驶向郡县山乡,宽政理秦终于被朝野渐渐认同,无端非议渐渐消失,莫名戒惧淡淡化出。一宗宗冤狱不断纠平,一个个冤犯陆续还乡,一桩桩积案疑案迭次解决,虽然没有大变法那般轰轰烈烈,朝野国

却实实在在感到了春风化雨般的滋润,对新君新政新丞相也不期然生出了由衷地钦敬。
新政伊始,吕不韦便立即开始了另一步大棋——整肃秦国涉军政务。
一番长谈,蒙骜对吕不韦的军政整肃方略大为惊讶!惊讶根由便在于这个方略太得宏大,也太得细致,以致于蒙骜无法想象其施行后果。秦国军政(涉军政务)历来是国尉府专司,一应招募兵员、要塞修建、兵器打造、衣甲筹划、粮饷辎重统统归国尉府。上将军府只管统兵出战。由于涉军政务事实上是一种特殊政务,所以国尉府历来受丞相府与上将军府双重管辖。由于战国大战多发,事实上却形成了一种不成文的传统:上将军府实际管辖国尉府,丞相府只是按照经上将军府核准的国尉府的“上书”,尽力完成其请求而已。孝公之后,秦国历代上将军都是天下名将,其中白起与司马错更是彪炳史册,如此一来,经常紧随大军的国尉便在事实上成了强势上将军的属官,又更加巩固了这一传统。蒙骜虽不如白起司马错那般威赫强势,毕竟也是三朝名将,对国尉府自然也从来没有放手过。更为特殊的是,目下的老国尉司马梗是名将司马错的孙子,非但资望

重,更是蒙骜的笃厚至

,国尉府的事蒙骜纵是不闻不问,两厢也默契得天衣无缝。如此

势,吕不韦的这卷大方略却未曾与老国尉商议便端到了自己面前,不管如何佩服赞赏支持吕不韦,蒙骜都生出了一种无法掩饰的不快。
吕不韦提出的方略是:三年之期,全部重建军政制度,大要为十项:。兵员招募制度化,一年一征,数量根据郡县


以法令明确之。。要塞城防之兴建修葺,施工归于郡县,将相只合署确定地址规格。。兵器打造统一部件尺寸,使战场兵器之部件可相互置换。。甲胄制作之方式多样化,许民间能工巧匠制作甲胄以支徭役。。军马以买马为主,养马为辅。关中禁开马场,确保秦国腹地农耕。。选择关外稳定郡县兴建外郡仓,便利大战就近取粮。。遣散辎重营常备车马,车马施行征发制,不打仗则车马回归民间耕耘。。所有军辎器物,均可同时向商旅定货,以补国尉作坊之不足。。军功爵之赏赐、烈士遗属之抚慰,一律

郡县官署施行,国尉府只照册查勘。。都城之高爵将军府邸视同官署,一律

咸阳内史府按官产管辖。
[记住网址 龙腾小说 ltxs52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