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 都是取经的受益者
到了西天, 如来封授:
唐僧, 取去真经,甚有功果,加升大职正果,为旃檀功德佛。龙腾小说 ltxs520.com
孙悟空,炼魔降怪有功,全终全始,加升大职正果,为斗战胜佛。
猪悟能,挑担有功,加升汝职正果,做净坛使者。
沙悟净,登山牵马有功,加升大职正果,为金身罗汉。
白马:驮圣僧来西,又驮圣经去东,亦有功者,加升汝职正果,为八部天龙马。
唐僧成了佛, 究竟有多大本事呢? 我想这个问题大家都比较关心, 但书上没有写, 所以不知道。不过我们可以进行合理的推断:
在凌云渡脱去凡胎, 标志着他终于从一个凡

成了仙, 应该是可以飞了, 后来也有过两次飞行的记录。不过, 他可能还不具备孙悟空猪八戒那样的变化功能。寿命方面也应该没话说, 他是吃过

参果的。
至于武艺方面, 唐僧没有任何升级, 肯定不会打。
但是他多了两个法宝: 一件锦阑袈裟,一条九环锡杖。这永远是他的。
如来曾经说过“这袈裟、锡杖,可与那取经

亲用。若肯坚心来此,穿我的袈裟,免堕

回;持我的锡杖,不遭毒害。”事实上, 唐僧在路上很少穿这件宝贝袈裟,至于那条锡杖, 他拿不拿在手里都是一样的, 总是屡遭毒害!
难道是佛祖的宝贝不灵? 佛祖不至于打诳语吧, 细看原文, 有一个前提条件:“若肯坚心来此”。也就是说, 若诚心诚意来取经, 这两个宝贝才有用, 若心不诚, 不来, 那么, 这两个宝贝就没有任何价值。
这两个宝贝, 应该是个信物, 要唐僧一直带着, 从长安带到雷音寺来, 如来一看, 就知道不是假冒的, 这就可以证明唐僧是诚心诚意来取经的。如来的宝贝都是密码声控的, 只需要把密码(即

诀)告诉唐僧, 宝贝马上就会厉害无比!
袈裟可以护身, 锡杖可以用来进攻, 当然, 他也可以修改密码, 或是以手指代替鼠标, 上, 下, 左, 右, 进, 退, 指哪打哪。这已经够厉害的啦! 君不见观音、文殊、普贤之流, 哪一个会打? 不都是这样的?!
师徒四

, 连马五

, 俱得了如来封授, 皆成正果。三个大职正果,两个汝职正果。其中, 猪八戒最为实惠。
因为猪八戒和白龙马是授于的汝职正果, 于是, 就有

说如来耍了八戒, 把八戒和白马划在一个级别, 属于最低的。
错了! 八戒和白马尽管都是汝职, 但绝不是同一个级别的, 八戒的汝职级别绝对要比沙僧的大职级别高!
西游记最后有个排名, 唐僧排在佛级别的倒数第二名, 孙悟空是最后的一个佛, 排倒第一, 取经队伍中只成就了这两个佛。也可以说他们是最后来的, 也可以说是资历最浅的, 这无所谓, 反正成佛了。
孙悟空的后面, 紧接着是观音菩萨。
孙悟空排在所有佛之末, 观音排在所有菩萨之首, 单单只从级别上讲, 孙悟空是混到前面去啦。
观音菩萨的后面是一大排各种菩萨的名称, 最后的倒数三名分别是: 南无净坛使者菩萨、南无八宝金身罗汉菩萨、南无八部天龙广力菩萨。
八戒是净坛使者, 沙僧是金身罗汉, 白马是八部天龙, 这三位都不是菩萨的级别, 为什么名号还要后缀菩萨两个字? 这就说明尽管他们不是菩萨的级别, 但他们绝对都是享受菩萨待遇的!
八戒和白马都是汝职, 也就是副职, 唐僧、悟空、沙僧都是正职, 是正职大还是副职大呢? 当然是正职大, 但前提是: 在同一个级别上, 正职比副职大。否则的话, 你会认为副省长没有正乡长大滴!
八戒属于哪个级别的副职呢? 他是菩萨级别的副职! 比沙僧要高, 沙僧是罗汉级别的正职, 比白马要高, 白马是罗汉级别的副职。
猪八戒捞到了实惠, 可喜可贺! 因为他得到了一个美差, 管吃管喝, 乃是个有受用的品级。寺庙的正当收

有三: 香火、功德钱、供品。
猪八戒没权利管香火、钱, 因为这是由正职菩萨管的, 但八戒他管供品, 因为他是副职菩萨嘛。相当于如来佛的税务财政副总管, 这已经很不错啦。
猪八戒的本事确实不济, 臭毛病又多, 但他实在, 肯卖苦力, 象猪八戒这样的

, 只有跟着如来这个级别的领导才有出

之

。其他低级别的

对他都不公。
猪八戒会种地, 在高老庄的产业都是他耙田种地换来的, 但丈

老

子居然以他长得丑为由把他赶出去。
猪八戒会烧饭, 取经路上除化缘外, 都是猪八戒烧的饭, 他们都不会, 却说猪八戒最贪吃。
猪八戒取经十一年只攒了四钱五六分银子(合

民币约45元6角),都是牙齿上刮下来的,舍不得买了吃,留了买匹布做件衣服的,却被孙悟空恶诈去了, 银子的下落不明不说, 还给他扣上个攒私房的罪名! 钱呢?
还是如来知

善用, 知道他的食量大, 知道他没别的目的, 当和尚只是为了混饭吃, 所以如来抹杀了他打妖怪的功劳, 打击了他的投机取巧心理, 又给他多吃会更实在更卖力。
猪八戒的食量大, 究竟有多大呢?
小雷音寺一回, 猪八戒被吊了几

,饿得慌了,师父、师弟们各吃了两碗,这呆子即吃了半锅,这是饿极了吃的。
到如来处, 吃了大餐出来, 肚子是饱的, 陈家庄的

又请他们吃。三藏不吃,孙大圣也不吃,沙僧也不甚吃,八戒也不似前番,就放下碗。行者道:“呆子也不吃了?”八戒道:“不知怎么,脾胃一时就弱了。”
这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1. 在如来处都是吃的好东西, 不饿。
2. 因为大家都不吃, 八戒不好意思了, 也不似前番,就放下碗。
3. 他再不愁吃喝了, 当然没有以前那副穷样了。
可是大家坚持要他吃, 家家户户都来送吃的, 八戒笑道:“我的蹭蹬!那时节吃得,却没

家连请十请;今

吃不得,却一家不了,又是一家。”略动手又吃过八九盘素食;纵然胃伤,又吃了二三十个馒

,已皆尽饱又有

来相邀。三藏道:“望今夕暂停,明早再领。”
那时节挑担子卖苦力, 没

请他吃, 今天是架云来的, 不饿, 却都来请他吃, 只略动手, 就吃过八九盘, 这八九盘应该是有半锅或小半锅的, 又吃了二三十个馒

,若不是唐僧止住, 真不知他还能吃多少!
(70) 西游记的主旨是什么
西游记的主旨是什么? 这么多年来, 一直是众说纷纭, 答案千奇百怪, 大致有如下几种说法:
1) 搞怪说。仅是神话, (或恶搞历史上的玄奘法师), 滑稽搞笑, 看了好玩, 并没有什么寓意。
2) 宗教说。是一本宗教, 讲的是佛道并重, 或是以佛证道。
3) 炼丹说。讲的是丘处机道长(或其他道士)的炼丹

决。
4) 谤佛说。看起来是在讲修佛, 其实是在讥讽诽谤佛教。
5) 修心说。心生则魔生, 心灭则魔灭, 讲的是如何养

收放心的学问。
6) 养身说。讲的是气功

诀, 养身怯病(魔)之道。
7) 讽刺说。讽刺官场腐败。
8) 揭露说。揭露现实社会的黑暗。
9) 惩恶扬善说。
10) 反映

民斗争说。
等等。主流的大致就这些吧。
所谓主旨, 是具有唯一

的, 看看上面这些说法哪一条是的? 哪一条都不是的! 以上这些说法, 西游记中确实都函盖了有, 时不时的都有所体现, 这只能叫: 西游记从侧面反映了有如上现象, 但却都不是当做自始至终的主线来写的。
西游记自始至终的主线, 其实非常清晰明了。
开

, 唐僧师徒因为种种原因, 聚到了一起, 上西天去取经, 无论他们是真心实意也好, 虚

假意也罢, 反正是朝着目标出发了。
过程中, 他们遇到了无数次的艰难险阻, 面对环境的恶劣, 敌

的攻击, 上级的压力, 内部的纠纷, 他们都挺过来了。
故事的结尾, 皆大欢喜, 都成功了, 是以圆满成功结束的。
所以, 西游记的主旨写的是如何成功的故事, 这才是贯穿全文的主线, 起因、经过、结果, 无不是紧紧地围绕着这条主

在写。其他的, 诸如上面的那些说法, 都是枝叶, 不过是从侧面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博大


而已。
我说西游记的主旨就是如何成功, 有些朋友可能不太认同, 这种理解太肤浅了吧, 太世俗了吧, 尤其是有宗教信仰的朋友会反对, 他们硬是要固执地坚持西游记讲的是佛家的修行。
佛是真正的大智慧者, 说句不好听的话, 佛的境界, 又岂是你一个凡夫俗子所能理解得了的! 西游记你都看不懂, 你还能看得懂佛经?!
其实呢, 世俗的修行与佛家的修行根本就不存在任何矛盾, 只是追求的境界不同而已。并且佛也提倡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修行。
[记住网址 龙腾小说 ltxs520.com]